打字猴:1.706453989e+09
1706453989
1706453990 伯恩哈德·冯·比洛(Bernhard von Bülow,1849—1929)。1905年获封公爵,曾任外交大臣,1900—1909年担任德意志帝国首相。个人自负程度明显超出能力所及。重拾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支持海军扩军计划。著有四册夸夸其谈的回忆录。
1706453991
1706453992 列奥·冯·卡普里维(Leo von Caprivi,1831—1899)。1891年获封伯爵,为陆军出身的海军大臣,接替俾斯麦继承德意志帝国首相(1890—1894)。奉行与俄国缓和的外交政策,并与英国构建非正式同盟,甚为容克地主集团和民族主义分子所仇视,最终遭到德皇的不公罢免。
1706453993
1706453994 乔治·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1841—1929)。法国激进派政治家,绰号“老虎”,有生之年誓不饶恕德国强占阿尔萨斯—洛林的历史。1917—1920年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在巴黎和会上一手设计“葬送”法国未来的欧洲格局。
1706453995
1706453996 弗朗茨·康拉德·冯·赫岑道夫(Franz Conrad von Hötzendorf,1852—1925)。1906—1911年、1912—1917年担任奥匈帝国参谋总长,是奥匈帝国1908年、1914年在巴尔干半岛的进攻战略的主要推手。未能通过军事胜利挽救哈布斯堡王朝,相反,却将其带向毁灭。
1706453997
1706453998 本杰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1804—1881),第一代比肯斯菲尔德伯爵,英国保守党领袖。1871年曾提醒国人警惕“德意志革命”,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与俾斯麦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通力合作,阻止了英俄之间的战争。
1706453999
1706454000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1871—1925)。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德国1918年临时政府负责人,与德军最高统帅部结成联盟,后任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706454001
1706454002 库尔特·艾斯纳(Kurt Eisner,1867—1919)。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领导人,1918年11月7日宣布巴伐利亚共和国成立,后于1919年2月21日遇刺身亡。
1706454003
1706454004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1867—1914)。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位继承人,颇具改革思想。曾受命改革奥匈帝国陆海军,因为爱情而与庶族女子结婚,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同妻子一道被波斯尼亚塞尔维亚青年所杀。
1706454005
1706454006 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1831—1888)。在位仅仅99天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与英国维多利亚公主结为夫妻。一腔改革热忱,怀揣建设一个自由主义德国的理想。
1706454007
1706454008 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1890—1969)。法国军官、政治家。毕业于法国圣西尔陆军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贝当元帅指挥下的法军步兵第33兵团,曾在凡尔登战役中被俘。终其一生对德国爱恨交织。
1706454009
1706454010 爱德华·格雷爵士(Edward Grey,1862—1933)。1905—1916年任英国外交大臣,力促把同法国缔结的《友好协约》打造成反德盟约,在自由党的普遍置疑下仍于1907年裹挟俄国正式加入此协约。
1706454011
1706454012 理查德·伯顿·霍尔丹(Richard Burdon Haldane,1856—1928)。1911年获封子爵,英国陆军大臣。有感于普鲁士军队的战无不胜,故而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后对英国军队进行改革。1912年曾前往柏林商讨限制英德两国海军军备的事宜。
1706454013
1706454014 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1847—1934)。德国陆军元帅。因在1914年东线战场大败俄军而声名鹊起,一跃成为风云人物,并在1916—1918年负责指挥德国作战事宜,后襄助希特勒在1933年夺权。
1706454015
1706454016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奥地利海关小职员之子,1914年前在奥地利经历的落魄生活促使他自愿加入德国巴伐利亚兵团,在西线战场身受重伤,复员后投身政治。独裁者、“魔鬼化身”——德国抵抗组织成员汉斯·贝尔恩德·冯·海夫腾(Hans Bernd von Haeften)如此形容希特勒。
1706454017
1706454018 克洛维亲王,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Hohenlohe Schillingsfürst,1819—1901)。生于巴伐利亚王室家族,除了助长威廉二世滥施淫威外,身为首相的他毫无任何政治闪光点可言。
1706454019
1706454020 约瑟夫·霞飞(Joseph Joffre,1852—1931)。法国元帅,曾任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负责法国军事动员。1914年9月创造了“马恩河奇迹”,1918年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06454021
1706454022 米哈伊尔·尼基福罗维奇·卡特科夫(Michael Nikiforowitsch Katkov,1818—1887)。俄国保守主义政治家,深受黑格尔哲学影响,崇尚英式君主立宪政治。人到中年,虽不再相信君权神授的沙皇专制,却堕落成积极鼓吹以泛斯拉夫主义为基础的沙皇专制。是个工作狂。
1706454023
1706454024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Friedrich Krupp,1812—1887)。德国埃森大实业家,绰号“枪炮大王”。起初从事零星代工业务,后逐渐壮大为德国重工业巨头。他的大型“克虏伯庄园”占地数公顷,可言俯瞰整个鲁尔河谷。
1706454025
1706454026 卡尔·莱吉恩(Carl Legien,1861—1920)。德国工会领导人之一。在俾斯麦推行的《反社会党人法》终止后,莱吉恩接受政府委任,力主工人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德军最高统帅部参议,是倡导1918—1919年议和的人士之一。
1706454027
1706454028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Wladimir Iljitsch Lenin,1870—1924)。俄国革命领袖。帮助德国最高统帅部成功颠覆已被世界大战耗尽国力的沙皇统治,号召世界起来革命以实现世界和平。指派托洛茨基暂时签署苛刻的《布列斯特条约》,等到德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便废除了此条约。
1706454029
1706454030 卡尔·李卜克内西(Karl Liebknecht,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之一,与罗莎·卢森堡一道于1918年创立了德国共产党,后遭到自由军团分子杀害。
1706454031
1706454032 埃里希·冯·鲁登道夫(Erich von Ludendorff,1865—1937)。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陆军将领,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急欲在东线发动决战,“让法国把血流尽”的计划在凡尔登之役中破产。是1916—1918年德军的实际指挥者。
1706454033
1706454034 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1845—1886)。巴伐利亚国王。以狂热追求艺术著称,是瓦格纳的资助人,兴建了数座艺术城堡,导致国内负债累累。接受俾斯麦招安,上书恳请普鲁士国王称帝,之后个人精神日趋失常。
1706454035
1706454036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0—1919)。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德国社会民主党激进派,一个美丽的女人。生于俄国犹太人聚集区,远赴瑞士苏黎世学习经济学。是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组织——斯巴达克派的创建人,也是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被自由军团分子杀害于柏林。
1706454037
1706454038 马克斯·冯·巴登亲王(Max von Baden,1867—1929)。德意志帝国最后一任首相,巴登大公爵位继承人,思想偏向自由派。1918年10月3日被任命为首相,负责与协约国进行停战谈判。后修改宪法,宣布皇帝退位。
[ 上一页 ]  [ :1.7064539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