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455989e+09
1706455989
1706455990 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表面上被迫配合拿破仑,出兵2万助战,实际上等法国大军一离开东普鲁士,他就号召普鲁士人民发动起义。
1706455991
1706455992 本来呢,普鲁士的老百姓在封建社会生活惯了,总觉得自己是某个贵族老爷家的农奴,民族意识不怎么强烈,也没啥爱国热情。可是普鲁士一再遭受法国的侵略之后,尤其是经过了施泰因和哈登堡的改革之后,农奴们获得了人身自由,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空前地高涨起来。德意志人民群众纷纷拿起武器,大搞人民战争,扒马车,炸桥梁,对打击法军的后勤补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06455993
1706455994 1813年3月,胆子壮起来的普鲁士再次对法国开战,还和俄罗斯、英国、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五个国家一道,结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
1706455995
1706455996 这一年10月份,拿破仑率领的18万法军,和反法同盟的30万联军在德意志的莱比锡城外爆发大战,普鲁士的老元帅格布哈德·冯·布吕歇尔统帅着联军右翼,在战斗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深受拿破仑侵略之苦的俄罗斯、奥地利等国也全力参战。由于规模空前,而且参战国家众多,这一战后来就被称为“欧洲的民族大会战”。
1706455997
1706455998 民族大会战的结果是:拿破仑尽管用3.7万人的死伤代价,给联军造成了5.4万人的死伤,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最后不得不败退撤出战场。普鲁士老元帅格布吕歇尔率领联军不断追击,直到迫使拿破仑退回最后的据点——巴黎。
1706455999
1706456000 失去了拿破仑保护的莱茵邦联各成员国纷纷倒戈,投向反法联盟,10月31日,这个被拿破仑强行拼凑起来的莱茵邦联正式解体。
1706456001
1706456002 1814年3月31日联军进驻巴黎。十几年来追随拿破仑南征北战的法国人,一看拿破仑不行了,就迅速地抛弃了他。4月2日,法国元老院要求拿破仑退位,5月4日,这位前皇帝被送到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706456003
1706456004 似乎拉丁民族都有这个随风倒的本事——1943年英美盟军刚在西西里登陆,意大利人民就果断地把墨索里尼给搞掉了。
1706456005
1706456006 5月30日,第六次反法同盟和法国在巴黎签订了和约。
1706456007
1706456008 巴黎和约只规定了欧洲列强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对欧洲整体的秩序做出约定。因此到了9月18日,为了划定拿破仑败亡之后的欧洲新秩序,各国列强又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大会由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召集并主持。
1706456009
1706456010 这个维也纳会议挺奇怪,甭说开幕式闭幕式了,连个正式的会议都没有,一切都是靠列强私下讨论决定的。由于都是私下商量,所以会期很长,一直开到了转年的6月9日,才对欧洲的新秩序做出了全面的规定。题材所限,我只说跟德意志相关的:
1706456011
1706456012 首先,德意志被重新划分成36个邦和2个自由市,这38个政治实体共同组成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叫“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任主席,普鲁士任副主席。
1706456013
1706456014 其次,奥地利作为自始至终反对拿破仑的大功臣,获得了波兰的加利西亚地区,意大利的伦巴第、威尼托地区,还有达尔玛提亚(在今天的克罗地亚)。同时,奥地利把奥属尼德兰(就是比利时)转给荷兰,成立荷兰联合王国。
1706456015
1706456016 第三,普鲁士作为同盟的主力之一,获得西伐里亚地区,整个的波美拉尼亚地区,还有波兰的波兹南地区。为了惩罚萨克森王国这个自始至终追随拿破仑的小跟班,普鲁士还获得了2/5的萨克森领土。
1706456017
1706456018 顺便说一句,被拿破仑复国的波兰就此又一次亡了国。
1706456019
1706456020 趁着欧洲列强都聚在维也纳开会的机会,拿破仑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流窜回法国,再次登基称帝。欧洲列强反应神速——大家都聚在维也纳呢,商量个事儿多方便哪!各国就赶紧成立了第七次反法同盟,以英国将领威灵顿为主帅,统领俄、奥、普、英四国联军合计15万,再次西进打击拿破仑。
1706456021
1706456022 法国人再也不愿意为拿破仑流血了,于是他这次的上台只维持了一百来天,就有了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然后,战败的拿破仑被远远地流放到了南太平洋的圣赫勒拿岛,再也没能回到欧洲。
1706456023
1706456024 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影响蛮大的。你说他是德意志的敌人吧,可结束了德意志1800个诸侯割据局面的就是他,而且拿破仑的侵略战争,客观上促使普鲁士发起了改革,也逐渐唤醒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你说他是德意志的恩人吧,可他多次入侵德意志,多次把德意志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让德意志死了很多很多人,流了很多很多血。
1706456025
1706456026 所以一谈到拿破仑,德国人总像谈到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一样,充满了又爱又恨的复杂感情。
1706456027
1706456028 拿破仑垮台了,可由拿破仑入侵引发的普鲁士改革还在不断地深入发展。
1706456029
1706456030 1818年,普鲁士实施了关税改革,在全国废除境内的关卡,取消消费税,宣布商品流通自由,允许工业原材料免费输入,对于进口的工业品也只征收10%的从价进口关税。
1706456031
1706456032 1819年4月,德意志商业和手工业联合会在法兰克福成立。一个30岁不到的年轻人受协会的委托,向德意志邦联议会递交了请愿书。
1706456033
1706456034 这个学者,就是本章名义上的主角,德意志改革期间的又一位重要人物,弗雷德里希·李斯特。
1706456035
1706456036 1789年8月6日,李斯特出生在德意志南部符腾堡州卢林根镇一个鞋匠的家庭里。他高中毕业后,通过了普鲁士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上了一个小官,后来被提升成符腾堡州的会计监察官,还曾经当过蒂宾根大学的行政学教授。由于大力提倡废除全德意志的关卡,提倡德国统一,在报纸上宣称“不在德意志各邦人民之间实现自由交往,便不可能有统一的德国;不建立共同的重商制度,便不可能有独立的德国。”李斯特后来被迫辞去公职,全职在商业和手工业联合会工作。
1706456037
1706456038 李斯特在这份请愿书里写到:“德意志的38条关税和过境税的边界线,使境内的交通陷入瘫痪。它们就好像是把一个人的手脚绑缚起来,不让任何一只手脚的血液流到其它手脚上去……只有废除内部关税,建立一个全德意志的统一税制,才能恢复国家贸易和民族工业,也有利于劳动阶级。”
[ 上一页 ]  [ :1.70645598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