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511148e+09
1706511148
1706511149 据费尔普斯·布朗和希拉·霍普金斯的方法的范例:消费者的“生活费用”上涨,实际上资则相应地下降。
1706511150
1706511151 确实,应该说用于制造货币的金属是三种,而不是两种。为了调整铜币和含银量少的铜币的价值,人们不断地从流通中收回这些货币,下令送到造币厂……经过重新轧制,这些货币又投入流通,而且变得越来越轻。铜币的不断贬值与货币的必要和谐显得很不相称。从中获利的每一次都是国家,而不是平民百姓,更不是穷人。这种手段在西班牙很早就已采用。从1563年和从1568年起,西西里的辅币经常进行改铸。362
1706511152
1706511153 土地收入
1706511154
1706511155 通货膨胀既打击穷人,又打击富人,但不是所有的富人。“工业家”、商人、金融家(这些词用于当时并不完全恰当,但为方便起见,请原谅我就这样使用)以及所有直接或间接地卷入货币流通的人都深受其害。拥有土地的领主所受的打击较轻。卡尔洛·奇波拉在“西班牙统治下的乡村和城堡的经济状况”363 中曾揭示了以上的情形。这项专题研究涉及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位于亚历山德里亚附近的特吉奥勒城堡(原属帕维亚主教的封地)。从这个个别的事例可以看出,实物租税和徭役并没有都变成现金租税(在用现金支付时,总是由领主或他的代表估算总金额)。除一些数额不大的封建性收入外,城堡主还享有其他形式的收入,相当于现代形式的地租,农民向他们交纳成袋的小麦、燕麦和蚕豆,成桶的葡萄酒和一车车干草……这些收入正是城堡主的主要财源。
1706511156
1706511157 从这些细节出发,我们可进一步想到西班牙大使贝尔纳迪诺·德·门多萨364 (当他不在时,领地由他的妹妹管理,每年夏天出售小麦),想到于1559年买下1500块国王封地的那不勒斯总督阿尔卡拉伯爵,365 想到堪称小国君主的阿拉贡领主以及拥有成片麦田、众多畜群的卡斯蒂利亚贵族,想起出售粮食、葡萄酒和丝绸的西西里领主。我们得到的印象全都相同:土地是这些各不相同的领主的靠山,在物价上涨的动荡时期,土地使他们免于掉进通货膨胀的深渊。在17世纪初,领主阶层之所以能统治欧洲,是因为它失去的土地比人们一般所设想的少得多。很多商人和城市里的富人都购买土地和庄园。这并不是疯狂的举动。托斯卡纳的富人和热那亚的大富豪拼命购买那不勒斯的地产和封号,这或许是出于虚荣心,但当家人的谨慎、算计和明智也起作用。
1706511158
1706511159
1706511160
1706511161
1706511162 图47 斯特拉斯堡、利沃夫和巴伦西亚的谷物的实际价格
1706511163
1706511164 根据勒内·格朗达米在让·富斯拉蒂埃《售价与成本》一书中的图表(第13类,第31页)。价格是按泥瓦工助手的工时计算的。在巴伦西亚,生活水平的下降比大陆其他两个城市略慢。
1706511165
1706511166 甚至并不富有的人也被这些可靠的投资所吸引。本韦努托·切利尼在其晚年(死于1570年)终于成为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小块地产的主人。这块地产是他于1560年3月从农民手里买下的。至于这些农民是否存心设计害他,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切利尼疑心太多,把农民想得太坏。但重要的是,他买下了土地,以保证安度晚年366 。
1706511167
1706511168 银行和通货膨胀
1706511169
1706511170 除了土地,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受到震动,尤其是银行。367 银行开展各项业务,都采用记账货币,而不用真实货币,因而直接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威尼斯或热那亚的里拉,西西里的盎司和塔利,西班牙的马拉维迪和杜卡托,法国的图尔里佛,所有这些计账货币都不断失去它们的固有价值。西西里盎司1546年约等于91.09里拉(1866年的意大利货币),1572—1573年却只值20.40里拉。同样,用芽月法郎表示的法国图尔里佛于1515年值4里拉,到1521年只值3.65里拉(这种贬值是把外国硬币,特别是卡斯帝利亚的黄金吸引到法国的一种方式),1561年值3.19里拉;1573年值2.94里拉;1575年值2.64里拉;1602年值2.46里拉。368 真实货币和记账货币的兑换就这样持续不断,而且总是真实货币取胜。这里还要搞清所受的损失究竟记在谁的账上。如果用记账货币在银行入账的一笔存款在过了几年以后仍原本偿还,存款者就吃亏了;如果是银行家在同样条件下提供的贷款,那么银行家将遭受损失。记账货币如果闲置不用,时间越长,损失也就越大。
1706511171
1706511172 马利奥·西利认为,所有的银行家和批发商因此在16世纪都实行高利贷。马利奥·西利的看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方也罢,那方也罢,所受的损失归根到底还是记在商业和金融业的账上。对于个人来说,得失能否互相抵消呢?这是另一个问题。总之,鉴于商业活动的节奏(我说的是3个月举办一次汇兑交易会),鉴于贷款所付的利息以及通货膨胀的不断上升,计账货币的内在损耗不是一天半天就让人察觉的。商人在记账时从不提到这种损耗。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天长日久,缓慢的损耗竟不起任何作用。商人和银行家的破产通常与短期的经济动荡相联系。银行不但数量众多,还显得相当兴旺,例如皮萨尼-蒂耶波洛银行在1583年3月,369 即它倒闭的前一年,一次就把价值20万杜卡托的西班牙里亚尔运到威尼斯。但是,这些银行过多地提供贷款,尤其把部分存款用于一些周转缓慢的商业活动。到了1584年,由于出现短期的经济滑坡,贷款无法收回,存款又被提取,危机便出现了,而且无可挽救。就这样,皮萨尼-蒂耶波洛银行于1584年3月17日破产370 。如果真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研究那不勒斯国家档案馆保存的银行家的许多账册,并在A.西尔韦斯特里371 已经进行的大量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发掘,并对其成果作出解释。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1706511173
1706511174
1706511175
1706511176
1706511177 图48 记账货币的贬值
1706511178
1706511179 本图表将刊登在费尔南·布罗代尔、弗兰克、斯波纳为《剑桥经济史》第四卷所撰写的文章中。各种货币均根据其含银量排列顺序,有重币和轻币。有些货币,如英镑,相对稳定,有的则很不稳定,如波兰的格罗塞提、土耳其的阿斯普尔,甚至还有图尔里佛。关于卢布和阿斯普尔的数字是约数。Pf.Pf.Rech=镑,芬尼,轻值。Fl.Gu.=弗罗林,从1579年起改称盾。Pf.HG.=镑,赫勒,盾。
1706511180
1706511181 原图中的地名缩写均用全文写出。
1706511182
1706511183 不管怎样,在1550—1570年以后,银行破产不断增多,并随着“白银时代”的到来,即随着通货膨胀时期的到来,而日益变得严重。372 恰恰就在那时,出现了一系列国家银行,提供了治好这场大病的药方。在这些公立银行中,巴勒莫银行成立较早,于1551年诞生。这家银行受巴勒莫市元老院的监督和管辖,设在一个名叫拉洛贾的地方。373 这最初可能是特拉帕尼省公共信兑所的附属机构,后者于15世纪末374 即已存在。这就说明,巴勒莫银行不仅成立日期特别早,而且性质也与众不同。像意大利南部公立银行一样——它往往是它们的样板——巴勒莫银行专门负责收税、经营公款和公共支付。菲利普三世统治时期,它被委以无利可图的整顿西西里的货币的任务时,终于被这些政治和行政工作压垮了。
1706511184
1706511185 创办公立银行主要在巴勒莫银行成立30年以后才开始:1586年,圣乔治商行恢复了一个多世纪以前(即在1444年的黄金危机时期)业已放弃了的银行业务。1587年9月23日,墨西拿城的信贷所宣布成立,但其章程于1596年7月1日才得到菲利普二世的批准。人们希望通过它结束接二连三的破产和侵吞公款,这并非没有道理。新银行拥有接受公共机关的存款的特权,受墨西拿城的监督和管辖。375 1587年,376 著名的里亚托广场银行在威尼斯成立。1619年,一家同样出名的银行——季罗银行——吞并了它。1593年,昂布罗吉奥银行在米兰诞生。与季罗银行相同,这是一家实行独立经管的银行。就在同一时期,那不勒斯天神报喜圣母院的当铺和济贫院开办了一家附属银行。在罗马,也成立了圣灵济贫院的附属银行……兴办银行的运动规模相当大,在时间上也很集中,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据。
1706511186
1706511187 但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尤其在北方,国家银行的职能很快就超出了公共财政的严格范围。例如,里亚托广场银行不顾禁令,竟然利用储户的存款,立即实行透支借贷。它还广泛发行一种溢价信用货币,取代金属货币。公立银行这样做,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无非是照搬过去私人银行的老方法而已。它们的独创性在于以空前的规模发放贷款。但是,正是私人银行的破产、不完善和不可靠导致了大批的公立银行的突然产生。季诺·卢萨托(我们以上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他的见解)得出结论说:“虽然公立银行没有任何创新,但它们至少使广大顾客可以放心,并得到从私人银行那里往往得不到的安全感……”。377 人们不妨想一想,从1552年的普里乌利银行破产到1584年皮萨尼第二银行破产,378 威尼斯确实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多次银行破产。那不勒斯的金融崩溃也接连不断,从热那亚商人拉瓦斯克斯的破产(实际上是半破产)开始,直到1580年为止,11家银行竟减少到只剩4家(具体数字还存有争议)。379
1706511188
1706511189 无论在那不勒斯还是在威尼斯,这些破产往往是当局不适当的干预造成的。例如,那不勒斯总督于1552年380 扣留了拉瓦斯克斯储存的黄金,强行以低价兑换成刚轧制成的新币……在威尼斯,市政会议总是强迫银行认购爱国公债。尽管如此,通货膨胀始终是个隐患,并导致国家进行必要的干预。圣乔治商行在恢复其银行业务后,于1586年对储户开办黄金存款,于1606年开办白银存款,更奇怪的是,于1625年又开办了西班牙本洋的存款。这一令人困惑不解的细节既可能永远是个难解的谜,但也可能使人抓住问题的要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储户用什么货币存入银行,必要时也用这种货币从银行支取,因而储户可以得到黄金或白银的保证,免受贬值之苦。381 与此同时,银行本身同存款人一样,也可以依靠金属货币的牢固地位避免记账货币的风险。
1706511190
1706511191 “工业家”
1706511192
1706511193 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受害者是“工业家”。多亏米塞佩·帕伦蒂,我们对“工业家”的情形才有了一点了解。他关于佛罗伦萨的论述以及关于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意大利的论述,虽然仅仅是一种尝试,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工业城市,物价上涨使手工业者的名义工资增加。在佛罗伦萨,以1520—1529年的指数为100,1550—1559年下降到99.43;1590—1599年达到162.63;1610—1619年达到178.95。这大大低于西班牙工资的上升幅度(1520—1529年为100;1610—1619年达到309.45)。但是,这大大高于法国工资的上升幅度(1550—1559年为100;1610—1619年为107.4),也高于英格兰工资的上升幅度(1520—1529年为100;1610—1619年上升到144);也可能大大高于荷兰的工资上升幅度。在佛罗伦萨,名义工资的增加并不表示劳动者生活幸福,而仅仅表示“工业家”的利润有所减少。在工资和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利润却停滞不前。382 佛罗伦萨工业家的利润虽然高于急剧下降的西班牙的利润,但无法与同时期的法国的或者英格兰的利润相比。因此,物价上涨给意大利工业的心脏注入虚弱的因素。意大利工业在17世纪初无法对付尼德兰的竞争,以后又无法对付法国同样咄咄逼人的竞争,原因也许就在这里。
1706511194
1706511195 国家与物价上涨
1706511196
1706511197 相对而言,国家所受的损失比较小些。国家财政包括三个方面:收入、支出、债务,第三个方面——并非最不重要——随着价格的普遍上涨而自动减轻。然而,支出和收入都以同样的速度在增加。当物价猛涨时,所有的国家都成倍地增加了各自的收支。国家开支之庞大确实难以为继,但在整个16世纪,国家的巨大财源也在日益增长。
[ 上一页 ]  [ :1.7065111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