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530749
1706530750
——《乌托邦》中旅人同莫尔的对话(1516年)
1706530751
1706530752
乌托邦的遗产可总结为五点。第一,社会平等比等级制度更加人道。(在这一点上,反文艺复兴者的观点与柏拉图大相径庭。)第二,不劳者不得食,荣誉也要靠自己争取。第三,统治者应该由人民选出,这样人民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第四,结婚、离婚应酌情办理,婚外情并非唯一的解除婚姻的理由。第五,现行秩序并非上帝所定,不能改变,亦非因原罪而注定罪恶。清醒的思维和坚强的意志能改善人类的命运。人文主义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世俗的目标是正当的。
1706530753
1706530754
在我们这个世纪,共产主义曾一度遍及许多地方。仔细想想,它也应该算是乌托邦主义者留下的遗产,虽然共产主义与乌托邦之间还是有不同之处。比如乌托邦主义者从未预见过机器工业的出现,他们的人民是农民。对他们来说,上帝通过干旱、洪水、虫害和水土流失表现出来的力量比人类日益增强的控制自然的能力要强大得多。对乌托邦主义者来说,祈祷和行为正直仍然是社会的栋梁。无神论的社会对他们来说绝无可能,甚至连不关心教义的世俗政府都无法想象。与其相关的一个信念,即社会秩序需要宗教来加强法律力量,在西方文化中经过顽强挣扎才逐渐消亡,也许它根本没有完全消亡。
1706530755
1706530756
乌托邦的道德观证明,现代批评家不断地抱怨科学虽然大大改进了物质生活,但未能在道德上发挥同样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多么的大错特错。在这一方面根本不需要进步。人类早就知道公正、正派、容忍和宽宏大量这些原则,但是把它们付诸行动却是另一回事。即使有了最佳的科学结论,处理与身体相关的事情还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个时代既然反对吸烟,人们也不再共用毛巾和杯子,那么也应该禁止握手。
1706530757
1706530758
需要注意,乌托邦作家力图把故事写得真实可信,这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写了航船偏航之后,他们细细描绘新发现地方的地理位置、那里的城市、建筑,以及最为重要的防御工事。不过,最能给人以真实感的是那些最微小的细节,书中有许多这样的琐碎细节,如“他们用麻布多于毛料,他们评判布料的好坏只看麻布的颜色是否洁白,毛料是否干净,不在乎纤维的粗细”。水果的颜色和味道(“比我们的要稍甜些”)、普通物体的尺寸、俗语、衣着、各种场合的不同姿势,对这一切的仔细描述给原来不可信的故事增加了逼真性。要找这样的例子,只需去看下面这个人的作品——
1706530759
1706530760
拉伯雷
1706530761
1706530762
拉伯雷式这个词被用来形容表面上意思显而易见,但真正的本意却几乎相反的东西。拉伯雷得到重视并非因为他的作品猥亵诲淫。受普遍印象误导的年轻人如果想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下流的描写,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诱惑力。但是,人们仍然觉得拉伯雷的作品专写肉欲,他就像是文学上的福斯塔夫。但是,他唯一的一幅肖像给人的印象却完全不同。也许肖像是根据过去的印象而不是面对真人画的,但它因此更能反映这位作家的思想。肖像中的人有一张窄窄的长方脸,五官端正,明亮的眼睛表达了内心的快乐,与嘴唇上淡淡的笑容相对应——看不出一丝肉体或精神上的粗俗痕迹。
1706530763
1706530764
还要知道,拉伯雷不只是一个作者。和其他许多名人一样,他的经历不同寻常。他是个没有人要的孩子,和伊拉斯谟一样,被迫进入修道院,这样,家里就不必把财产分给他了,因为小拉伯雷“根据民法是已死的人”。由于外来的大力帮助,他才得以学医,并很快成为专业的精英。在尸体解剖还是个可怕的新事物的时候,他就当众解剖尸体;他还成了治疗梅毒这一新疾病和歇斯底里病的专家。他在当时法国的文化中心里昂执教,任医学和天文学教授,并出版历书和科学论文。他还发明了医治疝气和骨折的装置。
1706530765
1706530766
此外,他还掌握了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和文学书籍。他精通法律,在权贵迪贝利家族任职,管理政治等方面的事务。简言之,他属于当时最渊博的人,而且碰巧还是位文学天才。他热诚地关心社会和道德问题,所提出的世界观是近代最广泛的世界观之一。
1706530767
1706530768
他显然认为,把他的思想写成论文既不安全,也不能吸引大量读者。于是他另辟蹊径,写了一个描述巨人和探险的故事,其中还掺杂粗俗的逸事。这三种佐料都是常见的:卡冈都亚有原型,“航行”是当时正时兴的事情,粗俗的笑话是老笑话的翻版,这样的翻版永远是受欢迎的。拉伯雷的激进思想隐晦地包含在故事人物的描写以及充满了诗句和隽言妙语的序言之中,不过有些时候他也直陈观点,或常常通过描写一个行动或事件的动机和结果来说明问题。所以巴努什和英国人托马斯特(可能指托马斯·莫尔)两人的辩论完全是以手势进行的,这里的寓意是:词语无法表达人在生活中的思想和感觉。但拉伯雷在攻击僧侣或索邦大学的神学教员时,用词毫不客气:“理性?我们这儿从来不用。”
1706530769
1706530770
可钦可敬的庞大固埃是格朗古歇的孙子,卡冈都亚的儿子。他出海航行是为了寻求神谕,即“神瓶”。这一点,以及书中多次发出的“喝吧”的命令,再加上作者经常提到“他所热爱的酒徒”,使人们可能会感到不解或产生误会。
1706530771
1706530772
关于法国文学杰作《巨人传》的作者,荒唐的传说数以百计。拉伯雷这位滴酒不沾、头脑清醒的人被说成是贪吃贪喝的酒鬼。
1706530773
1706530774
——巴尔扎克(1840年)
1706530775
1706530776
正如巨人的膳食需要宰杀上千头牛一样,不断地提及身体器官的功能和对它们的需要的满足只说明一个问题:人的生命,包括所有更高形式的努力的基础是肉体。“肉欲”是拉伯雷用来攻击僧侣禁欲主义理想的一种方式,禁欲只能是理想,因为(从伊拉斯谟和路德身上可以看出)修道院的现实生活完全不同。但是即使理想没有事实作依据,要想击破理想还是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所以拉伯雷才穷追猛打。肉体的寓意是,人性本善,并不邪恶。(难怪加尔文咒骂这种邪说的作者。)因为如果人真的坏得不可救药,不断需要神的帮助的话,那么公民教育和社会改革便是徒劳,而关于这两个题目,拉伯雷有一肚子的妙计。
1706530777
1706530778
卡冈都亚受的教育和拉伯雷的一样,是僧侣式的教育,但庞大固埃的教育却是以通过锻炼和游戏来发展健壮的体魄开始的,后来还包括对一切事物的观察。自然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观察对象,对人创造的东西需要以审视的眼光去研究,这又体现了“事物,不是词语”的教学法。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而不是接受现成的观点。在拉伯雷的故事中,嘲弄教皇者(新教)和拥戴教皇者(天主教)互为敌人,爆发了一场大革命,这证明了激烈的、不可靠的观点所造成的破坏。这位医生兼作家与新科学的精神保持一致,通过故事的具体细节宣传“顺从自然”。对自然的顺从还包括笑,是他提出了“笑是人的天性”这句格言。
1706530779
1706530780
庞大固埃主义这个名称拗口的哲学观点不是在故事的某个时刻以完整的形式突然出现的,而是在题为“可敬的庞大固埃的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的第三部中逐渐形成的。在出版这一部分时,拉伯雷首次用了真名,因为那时已经尽人皆知他就是作者。拉伯雷极口称颂弗兰西斯一世赞助文化,因此得到了10年的皇家特权(版权)的赏赐。这部著作献给了拉伯雷的朋友和保护人,国王的妹妹玛格丽特(<86)。
1706530781
1706530782
庞大固埃主义的基础是崇高的思想境界:把一切东西都往好的方面想。拉伯雷把这种力量象征性地归功于一种名叫庞大固永的植物,这是个杜撰的希腊词,意思是它给人以一切好的东西——知识、自我提高、旅行,以及最重要的满足感。
1706530783
1706530784
庞大固永这种植物使人们对所看到的、做过的、航行到过的、为之而战的一切感到完全自信和难以置信的解放。
1706530785
1706530786
——《巨人传》(1532年)
1706530787
1706530788
寻找神瓶的人们在探险途中经历了各种离奇的遭遇,此间庞大固埃的言行都是拉伯雷哲学的具体表现。不断出现的“喝吧”是一种象征性的邀请,请人们在象征正确的源泉中痛饮,以此来进行自我完善。拉伯雷提到了取之不尽的潘多拉瓶子(不是盒子)。潘多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一切礼物”。现代人用这个词时,想到的只是它的负面意思,而拉伯雷的瓶子装满了宝贝。它装有关于任何题目的智慧,而且是幽默的、令人发笑的智慧。
1706530789
1706530790
拉伯雷的哲学即使有时表现为确定的概念,仍然必须由人自由选择,选择信奉它的人绝不能激进极端。“喝吧,但不要像德意志人那样狂饮烂醉。”实现美好的生活没有特定的办法,同样也不能把拉伯雷定为乐观主义者或悲观主义者。他深知人在行为中达到自己信奉的原则是多么困难,而僵硬的原则只能是更难实现。从第三部书起,巴努什这个人物成为中心人物,因为他是上述真理活生生的证明。他的名字的意思是“只有行动”、急躁的冲动、不加思考的行动。他什么事都是先做了再想。他只为自己着想,欺骗,撒谎,对别人搞恶作剧,而且是个懦夫。但他并不愚蠢,而且像他这样的人常常讨人喜欢,因为他乐观愉快,陷入困境时能聪明地为自己解围,这也是庞大固埃容忍他并帮助他的原因。对庞大固埃来说,他也是个研究的对象。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巴努什的特点,都应该改造成为庞大固埃。
1706530791
1706530792
书写到这儿,巨人的故事没有了,讲的完全是人和人所做的事情,虽然为了讽刺,或者只是出于高兴,仍然保持了夸张的写法。拉伯雷所描述的一切都是数量很大的。当庞大固埃在巴黎做学生的时候,他写了9764篇论文。旅程的距离、新发现地方的人口数字、交战中的英雄事迹和伤亡人数也都是天文数字。拉伯雷用这种夸张渲染的方式来反映生命的现实——它以各种形式在全球各地迸发;它纷乱繁杂,不可抗拒,追求的只是本身的延续。所以拉伯雷认为胃口先生是一切重要事物的最终动力和源泉,包括社会、艺术、诗歌和战争。(顺便说明,他描述的战争是有利于道德的——正直的人不会受害,反而会得到帮助;粗暴的或专制的人则被镇压。)
1706530793
1706530794
除了丰富的大自然,拉伯雷还列举描述了人的无尽成就,比如圣维克多图书馆的丰富藏书。他的书中有关于思想、感觉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大量的同义词,还有他自创的希腊文、拉丁文和法文的复合词,这些都表现了人的创造的丰盈,也表现了人创作的渴望。这是描述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方式。
1706530795
1706530796
但是,对世界这“虚空中巨大的喧闹”进行思考本身并非目的。思考激起了征服世界的愿望,而征服的方法正是社会秩序、诗歌、科学和文学。社会秩序依赖于庞大固埃式的德行,这种德行在泰莱姆修道院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那里只奉行一条训诫:“随心所欲”(123<)。这就是拉伯雷写的乌托邦故事,一共4页。背景选在修道院,是为了羞辱现实中的僧侣和修女。也正是为了这个考虑,他安排男男女女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彼此彬彬有礼,相互尊重。优美的环境和高雅的行为相得益彰。也就是说,那里的人不仅像卡斯蒂廖内的廷臣那样言谈得体,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正派的,虽然正派不一定意味着贞洁。这样的感官生活是“纯洁”和“无邪”的,不是苦行者所鼓吹的守戒。僧侣(以及加尔文主义者)以窥淫者的心情窥视生活,憎恨生活,拉伯雷因此而憎恨他们。
1706530797
1706530798
他对于理想的人际关系的描述表现出他对人的深切感情。在描写卡冈都亚对儿子庞大固埃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挚爱时,他也表现出同样的感情。拉伯雷自己的儿子泰奥迪勒才两岁就不幸夭亡。和巨人世界以及书中的夸张措辞一样,泰莱姆的理想生活并不是完全与16世纪的现实脱节的,故事中尽是当时的人物、事件和地方。在提到和描述它们时,对有些表示出明显的喜爱,对其他则是公开抨击。书中描写的争执,例如糕饼贩子的争执,是以家喻户晓的事实为模式的。巴努什逢人便问他是否应该结婚,这个情节是受了批评和捍卫妇女的两派间旷日持久的女士的争吵的启发。平常的许多小事也源于实际生活。不论是虚是实,这些细节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世界,如同现代的报纸和小说。一位卓有见地的批评家说,拉伯雷预示了整个法国文学,意思是他为所有的文学形式提供了光辉的榜样,包括寓言、警句、戏剧性的对白和讽刺。最后的这个成分往往是浓缩为三个词的短语,加在本来意思平常的句子的句尾,使其峰回路转。但还有一点那位批评家没有指出:拉伯雷这5本书证明,说法国人的天才只反映在古典的顺序和对称上这句众口相传的话其实是虚妄不实的,而法国的教堂建筑也是对这句话的明显驳斥。
[
上一页 ]
[ :1.7065307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