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23831e+09
1706623831
1706623832 不仅书中的故事传达出庶民世界的深奥、滑稽和实际的一面,而且叙述者深入庶民世界里,极其快乐地讲述着一个故事,这是《今昔物语集》在文学上的最大特色。故事集的编者极其关注平凡生活里发生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故事和言行,关注它们反映出的真实的人性——这与上流贵族社会的权力、荣华、风流的故事完全不一样,积极主动地追求平凡世界里的多元的趣味性,这是编者的文学志向。
1706623833
1706623834 对编者来说,武士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武士在地方上的武装冲突中引人瞩目,逐渐积聚了社会力量。但这距离他们形成一个团体、掌握统治社会的实权还早。不过,对时代的变化十分敏感的编者不可能不注意到新出现的武士的形象。在《今昔物语集》中,叙述武士的勇猛的故事,讲述武士在向死而生中培育起英勇气概、相互信赖的故事大放异彩。
1706623835
1706623836 在卷二十九中,有一则讲述平贞盛之英勇的故事。一天晚上,平贞盛在法师家中借住,十多个盗贼闯入,他只身一人击退了盗贼。下面,我们引用盗贼出现后的一段文字,这是故事的后半部分。
1706623837
1706623838 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只听见一声门响。贞盛以为来了盗贼,于是身背弓箭,走到放车的地方,藏了起来。盗贼用刀将门打开,一个一个地进门后,前往南厢房。贞盛混入盗贼当中,做了个手势,但他并没有指向装满贵重家财的地方,而是指向一处空房,说:“这里有宝物,进去吧。”盗贼不知是贞盛说的话,因此,点起火把,准备闯入。贞盛心想,如果盗贼进去的话,可能会误杀主人法师,于是想在盗贼进去前射杀他们,但是,身背弓箭的盗贼就在自己身边站着,所以可能不会那么顺利。但又不能什么也不做。于是,贞盛从后面一箭向这个男子射去,箭穿透了他的胸。
1706623839
1706623840 射完之后,贞盛喊道:“有人从后面射箭。”他对被射的男子说“快逃”,将这个男子拽到屋子里。另外一个男子壮着胆说:“没有人射箭。不用担心,往前走。”贞盛一箭向走来的男子射去,正好射中男子身体的中间部位。然后,贞盛又说道:“有人射箭。伙计们,赶快逃。”说完,将这个男子也拽入屋内。两个盗贼倒地身亡。
1706623841
1706623842 后来,贞盛从屋内接二连三地射箭,没有被射中的盗贼争先恐后地向大门方向跑去。他们的后背被射中,有三个人倒在门前。盗贼本来有十人左右,剩下的盗贼扔下伙伴,逃走了。其中四个人被当场射死,一个人逃跑了四五町[4]远时被箭射中腰,无法再逃,倒在壕沟里。天亮后,人们拷问这个男子,捉住了其他的盗贼……
1706623843
1706623844 (出处同上,第339—341页)
1706623845
1706623846 这个富于计谋的故事就像是一幅画一样。对贞盛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腻,一个武士英姿飒爽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人们也能够感受到叙述者非同寻常的气势。
1706623847
1706623848 逼真的叙述以汉字与片假名混合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现在读到的故事。在情况发生激烈变化的过程中,主人公需要采取随机应变的行动,而这个行动又促使情况发生变化,用边角锐利、粗放的汉字片假名混合体的形式记录下这种交战的情况,应该说是十分符合这个题材的。贞盛极富机智,在交战时,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认真思考战术。我们回顾贞盛的行为时会发现,贞盛面对十个盗贼所采取的行动都是合理的,给人留下痛快淋漓的鲜明印象。贞盛并不是在思考过后才采取行动的,而是在行动中思考。行动就是思考。他混入盗贼群中,装作是他们的同伙,发出指令,在千钧一发之际引弓射箭。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准确,干净利索。行动和思考合为一体,推动故事往下发展。
1706623849
1706623850 盗贼们没有实现夺取财物的目的。他们不是被杀,就是被捕,吃尽了苦头。对他们的描写虽然说不上准确和淋漓尽致,但编者还是将他们视作行动的主体,描绘了他们的行为,赋予了他们明确的失败者的形象,是用他们的行为塑造他们失败者的形象。通过使用粗放的汉字片假名混合体,盗贼的死亡、逃跑和被逮捕也都显得那么粗放。正如胜利者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快乐中一样,失败者也没有为他们的败北感到后悔。胜利者是作为行为的主体的胜利者,失败者是作为行为的主体的失败者。
1706623851
1706623852 《今昔物语集》的编者对这样的武士形象十分关注,试图以简洁、现实的文体描绘他们的真实形象。他呈现出与崇尚风雅的氛围、情绪和行动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构成了故事的主干部分。作为行为的主体,武士和庶民绝不亚于上层社会的贵族。
1706623853
1706623854 武士以果断、准确的行动展现他们的形象。《今昔物语集》里的武士不仅呈现出他们的行动,也呈现出他们行动背后的性情。这是武士英雄故事中新兴武士的最大魅力所在,编者甚至心怀畏惧地观察着武士的世界,显示出强烈的好奇心,也显示出世俗故事在文学上具有相当高的成熟度。
1706623855
1706623856 下面,我们引用卷二十五的第12则故事,这是典型的武士英雄故事。
1706623857
1706623858 有人从东国给京城的武将源赖信送来著名的战马。源赖信的儿子源赖义听说此事,想要这匹马。赖信跟儿子约定,明天上午把马交给他。当天晚上,父子俩相邻而卧,一个盗马贼来到赖信家的马厩。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1706623859
1706623860 夜半时分,趁着下雨,盗马贼到来,牵出名马就逃走了。就在这时,马厩里传来喊叫声:“昨天晚上送来的名马被人偷走啦。”赖信隐隐约约听到喊叫声,也没有对睡在身边的赖义说一声“你听见刚才的喊声了吗”,就跳起身来,穿好衣服,撩起衣服的下摆,身背胡禄,跑到马厩,牵出一匹马,放上破旧的马鞍,骑了上去,一个人向逢坂山的方向追去……
1706623861
1706623862 同样,赖义也听到了喊叫声,他跟父亲想的一样,于是也没有打招呼。因为他是穿着衣服睡觉的,所以他跳起身来,与他父亲一样,背上胡禄,一个人就向逢坂山的方向追去。父亲赖信心想:“我的儿子肯定会追来的。”儿子赖义也心想:“我的父亲肯定在前面。”他不敢迟疑,快马加鞭。过了贺茂的河岸,雨停了,天空放晴,两人一直往前赶,终于快到逢坂山了。
1706623863
1706623864 盗马贼骑在偷来的马上,心想:不会有人追过来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渡过逢坂山旁边的河流,骑着马前行。赖信听到马蹄声,虽然他看不见赖义在什么地方,但两人就像事先约好似的,父亲在黑暗中大喊一声:“就是他,射箭。”话音未落,赖信就听见箭射出的声音。在传来箭射中什么东西的响声的同时,赖信又听见了马蹄声,这是没有人骑的马奔跑的声音。赖信又说道:“盗马贼被射中了,赶快追上前去抓住马。”说完,不等赖义把马追回来,赖信就打道回府了。赖义追上没有人骑的马,带着名马回来了。半路上,赖义遇见一两个家仆跑来,他们听说马被偷了,赶了过来。回到家时,已经有二三十人聚集在那里了。赖信回到家,没有说一句关于马被盗的话。因为天还没有亮,他又回到卧室里睡觉去了。赖义把追回来的马交给家仆,也睡觉去了。
1706623865
1706623866 天亮后,赖信起身,叫醒赖义。一句像“干得好,马被追回来了。你的箭射得真准”的话都没有说,只说了句“把那匹马牵出来”,人们就把马牵了出来。赖义一看,果然是一匹名马,说了句“那我就收下了”后,接受了这匹马。赖信在马背上安放了一个漂亮的马鞍,送给了儿子。昨天晚上,赖信并没有说要送马鞍。也许这是他对儿子半夜射杀盗贼的一个褒奖。
1706623867
1706623868 这两个人的性情真古怪。人们都这样传说,武士的性情就是这样的。
1706623869
1706623870 (“小学馆日本古典文学全集”《今昔物语集 三》,第490—492页)
1706623871
1706623872 读到这段节奏明快的故事时,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赖信和赖义父子俩心心相印。父子俩的默契程度可以说是达到了以心传心的最高境界。上述引文的最后,叙述者用“古怪”一词来形容两人的性情。这时,武士是刚刚出现不久的新的社会阶层的人,他们的沉默寡言、质朴、勇猛的(古怪)行为生动、准确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引文中一开始出现了“也没有……说一声‘你听见刚才的喊声了吗’”的说法,以及快到结尾处出现了“一句像‘干得好,马被追回来了。你的箭射得真准’的话都没有说”的说法。一般情况下,编者不会用否定句,而是采用肯定句的说法。在这里,编者刻意使用了否定的说法——“没有说”。编者使用这种绕着弯的手法,就是想表达父子俩性情的新奇和古怪。引文中描写手法的新鲜感与武士的新奇是遥相呼应的。新阶层的人物也即武士的出现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在塑造新的武士形象方面,故事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表现的可能性。这是一段非常优秀的描写。
1706623873
1706623874 从武士形象的塑造方面来说,《今昔物语集》很好地展现了自己在文学上的新颖之处和特点。在这个时期,武士还没有在社会上确立地位,只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在《今昔物语集》中,武士有时被描绘成格外优秀的形象,但还是属于特殊群体里的人物。如果我们站在与风雅的王朝美学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整个社会的话,武士虽然的确非常新颖、给人以果敢的印象,但是像农民、工商业者、流民这样辛苦度日的庶民才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实际上,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今昔物语集》的编者最关注、抱有最多好奇心的是庶民世界的众生相。编者对武士的关注与好奇是其延伸。
1706623875
1706623876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提到的故事基本上没有涉及庶民世界的丑恶和肮脏。毋庸赘言,丑恶和肮脏构成了庶民世界本质的一个方面。《今昔物语集》的编者也积极主动地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面,并把它们作为文学素材加以描绘。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下面,我们全文引用一则描写平安时代的荒芜和耻辱的短篇故事。
1706623877
1706623878 现在说来已是过去的事了,有一个男子从摄津国一带来到京城,打算偷些东西。日头还高,他便藏身在罗城门下。朱雀大道上还是人来人往的景象。男子心想,等路上没有人了再说。因而他一直躲在门下等着。这时,从山城方向来了许多人,为了不让他们发现,男子悄悄地爬到二楼。他定睛一看,有微弱的火光。
1706623879
1706623880 这个盗贼觉得很奇怪,从连子窗往里瞧,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被横放在那里。尸体的头边有火光,一个年纪很大的白发老太婆蹲在那里,揪住死人的头发往下拔。
[ 上一页 ]  [ :1.7066238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