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62885e+09
1706628850 接下来的两句,看似是一句捕捉了眼前场景的白描,但我们好像也不能断言这就是白描。若说是白描,描写的场景之美,特别是色彩之美,恐怕有些太过强烈。虽说芜村可能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某个地方曾经看到过这种场景,但从自身经验到创作俳句,中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即想象力和审美意识一起工作的距离。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芜村是写生第一人”的评价不够准确。与其说这两句原原本本地记录下了眼前的场景,不如说是将眼前的场景构筑到美的世界中,而且芜村毫不掩饰构筑的手段(即这个世界是人工世界)。
1706628851
1706628852 最后一句曾经有过改动,最后改成了“明月中空悬”。从这个修改中,我们能看出芜村崭新且果断的想象力。而且从句子的调子来看,这里的“穷街”与《雪夜万家图》的街道一样,有种让人安详的亲切感。
1706628853
1706628854 这里介绍的芜村创作俳句的态度,与芭蕉有着明显的不同。芭蕉以“清寂”为题一路追寻,他回归自然,具有求道般的精神,然而这些并不是芜村的任务。芜村同时具有画家身份,承认感官世界中丰富多样的美,认为与其朝着感官世界的深处甚至对立面去寻求什么,不如以安详的心境接受世界原原本本的样子。而且芜村认识到了他与芭蕉彼此不同,将芭蕉视为无比宝贵、不可替代的前辈,发自内心地尊敬并热爱着这位前辈。在孤独中品味着与世界的关联,在与世界的关联中品味着孤独,这是芜村式的生存之道。当然,他与芭蕉的关系也不例外。
1706628855
1706628856 参照了芭蕉的名句“羁旅病缠,梦于枯野久盘桓”,芜村的辞世之句是这样的:
1706628857
1706628858 初春,
1706628859
1706628860 依稀白梅影,慢慢夜瞳昽。
1706628861
1706628862 12月25日,芜村去世。白梅是芜村特别喜爱的早春之花。
1706628863
1706628864 [1]此句的现代汉语译文引自陈黎、张芬龄译《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2月第1版。——译者注
1706628865
1706628866 [2]本章出现的与谢芜村俳句的汉语译文引自王岩译《汉译与谢芜村俳句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下同。——译者注
1706628867
1706628868
1706628869
1706628870
1706628871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 [:1706620308]
1706628872 珍宝中的日本精神 第十五章本居宣长
1706628873
1706628874 ——
1706628875
1706628876 国学的立场
1706628877
1706628878
1706628879
1706628880 江户时代初期到中期,日本儒学学者主要学习用汉文记载的中国儒家思想。这一时期的儒学在武士、城市居民和富商中间广为流传,相关内容可以参照本书第十二章“江户的儒学”。在第十二章中,我们谈论了两个儒学家伊藤仁斋和荻生徂徕,他们在京都的崛川广开私塾,是带着市井之气的亲民派儒学家,虽然与老中格[1]柳泽吉保手下那些为将军纲吉讲学因而处于权力中心的学者们有着些许不同,但他们思想当中积极而现实的意趣,非常适合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并帮助构建乐观的生活情调,所以吸引了很多门人和信奉者。以上便是当时的儒学能够发展成为学术主流的社会根基。
1706628881
1706628882 与解读、研究和应用中国古典作品的主流相对,日本古典作品研究一直被视为旁支。后来这门学问被称为“国学”。户田茂睡(1629—1706年)和契冲(1640—1701年)是此脉的开山人物,他们的研究倾向于将古典研究与和歌的吟咏方式相结合。
1706628883
1706628884 若是说起在古典研究方面取得跨时代成果的人物,则非江户后期的民间学者本居宣长莫属。他的一些见解甚至在当代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探讨一下宣长以“源氏物语论”和“古事记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
1706628885
1706628886
1706628887
1706628888
1706628889 《本居宣长六十一岁自画自赞像》
1706628890
1706628891 *
1706628892
1706628893 宣长在1757年,也就是在他28岁的时候,在伊势松坂开了一家儿科诊所,在此之后他每天都在医学和国学研究这两方土地上勤恳耕耘着。但是在此之前,大概是在25岁到28岁这个阶段,他曾在京都过着自由的游学生活。那期间他跟随老师学习了儒学、医学与和歌,并且亲自去名胜旧址考察,接触到了古代的文化和文物。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古典造诣不断加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这些都可以参照他的歌论著作《排芦小船》,据传这本书就是他在游学时或者刚结束游学时所作的。
1706628894
1706628895 歌之本,非在于辅政,非在于修生,唯言心中所思,而别无其他。歌或有助政事,或易于修身,亦可为国之害,为身之祸。歌言心之所思,可为善所用,亦可为虎作伥,喜怒兴愁皆可言,万事万物皆可成歌。
1706628896
1706628897 (《本居宣长全集 第二卷》,筑摩书房,第3页)
1706628898
1706628899 和歌到底是什么呢?宣长给出的答案是,和歌本来就和政治与道德无关。这是贯穿他整个学术生涯的基本思想。若是说主流的儒学大多倾向于政治论和道德论,那么宣长就明确地表达了态度:自己的研究是和主流不同的另一条路。
[ 上一页 ]  [ :1.706628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