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811057e+09
1706811057
1706811058 1.对于革命与维新的界限,仍没有清楚的区分。作者承认维新亦有益于国家前途。这与6月1日以后,《康有为》、《驳革命驳议》、《呜呼保皇党》、《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等论文对保皇立宪人士痛下驳击的情形,是有很大差距的。
1706811059
1706811060 2.将破坏手段及流血事件视为革命的全部,认为革命与流血是联称,鼓吹“非以血洗血,则不能改造社会”。但革命的对象及实质为何,尚含糊不清;而革命所应采取的步骤和最终欲达成一个怎样的社会,均无一字触及。不过,由于历史发展的条件所局限,即使在后来的《苏报》论说中,依然是不能把这些问题加以明白阐述清楚的。
1706811061
1706811062 从1903年6月1日开始,《苏报》就一跃而成为极端激进的报纸,每日公然发表主张反满革命及杀人主义的文字,“官场之所媒孽,实始于是日之论说”。
1706811063
1706811064 《苏报》中倡议排满革命的论说,可以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斥责保皇派的方式写成,旨在说明革命为挽救当前国家民族之必然途径,强调排满思想的合理性,并且大力抨击反对革命的论调。大致来说,这类论说是较具系统性的理论分析,较能深入地划分革命与改良的歧异。第二类的论说,则是以直接宣扬排满革命的方式出现,旨在增强革命的声势与气势,激发人心斗志,故字里行间非常露骨,极具鼓动性,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706811065
1706811066 5月份,上海民谣四起,一日数惊。《苏报》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宣传革命排满的机会,凡有关消息,均不厌其烦地予以刊登。显著的一例,是讹传北京大学堂有两名学生因接应东京义勇队被拘,且遭政府杀害,其实并无此事,只是大学堂学生上书管学,请力阻俄约而已。但张继闻讯,即撰写《祝北京大学堂学生》一文,刊于6月6日《苏报》中,藉此鼓吹“中央革命”的理论。
1706811067
1706811068 张继认为:
1706811069
1706811070 由地理上言之,革命有二种,曰中央革命,曰地方革命。何谓中央革命?革命之洪水,以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起点,而延及于地方者也。何谓地方革命?革命之洪水,以地方为起点,而奔赴中央政府所在地者也。二者之收效同,然其成有难易……以走马下兰台为中央革命之代表语,则平地登高山可为地方革命之好名辞;由是言之,中央革命也恒易,而地方革命也殊难。
1706811071
1706811072 张继并以中国的情况引证,说:
1706811073
1706811074 数年以来,革命之声,日盛一日,孙文之党,唐林诸烈士,屡兴革命军于南方,前仆后继,流血淋漓,非不伟也,非不壮也。然吾颇疑其举之近于地方革命,西人行之尚有难色者,以程度低下之中国,而遽为之,奚有不扞格也。吾望中央革命军之起久矣。
1706811075
1706811076 学生为革命之原动力,而京都之学生尤为中央革命之原动力。
1706811077
1706811078 那拉氏不足畏,满洲人不足畏,政府不足畏,莫被政府威吓而敛其动,莫惜诸君之自由血而失全国人之希望。
1706811079
1706811080 此文刊出后,引起社会上议论纷纷,《苏报案纪事》说:
1706811081
1706811082 而外间遂责《苏报》不应为过激之论以倾陷学生,无论其无之也,即有之,尤不可发觉以败人之事。吾揣《苏报》意,则明知其无而鼓吹之也,若知其有而发觉之,《苏报》亦不欲为耳。
1706811083
1706811084 从6月7日开始,《苏报》取消《论说》一栏,而将若干措辞及内容较为激烈的文章刊于《来稿栏》中,以替代《论说》,并声明“书中词意,本馆不担其责”。这是因当时风声紧迫,报馆欲藉此以避免清政府的追究。
1706811085
1706811086 6月8、9日,《苏报》连续登载章士钊所作的《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一文,指出中国的革命实乃顽固官僚如荣禄、德寿等人所迫成,是故彼等无异为“革命之党魁”,其理由正如酿酒原理一般。“酒为米所酿成也,果米自酿成乎?抑有所以酿成之药料乎?试问公等今日之所为,贪戾狠毒,横敛暴征,何在非酿成革命之药料。公等自备此药料,日施此药料,而乃归咎于此米之不应化为酒也,是何言欤。”是以“公等今日之制造革命党,即不啻自为革命党也”。
1706811087
1706811088 是时,邹容所著《革命军》一书出版,使革命言论的阵营,顿时蔚为壮观。
1706811089
1706811090 《革命军》一书共分七章:1.绪论;2.革命之原因;3.革命之教育;4.革命必剖清人种;5.革命必先去奴隶根性;6.革命独立之大义;7.结论。全书虽只有2万字,却是晚清第一本能够通俗易懂且有系统地阐述革命理论号召人们反清的巨著大作。
1706811091
1706811092 6月9日,《苏报》刊出《读革命军》一文说:
1706811093
1706811094 卓哉,邹氏之《革命军》也!以国民主义为干,以仇满为用。挦扯往事,根极公理。驱以犀利之笔,达以浅直之词,虽顽儒之夫,目睹其事,耳闻其语,则罔不面赤耳热,心跳肺张,作拔剑砍地,奋身入海之状。呜呼!此诚今日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也。
1706811095
1706811096 同日,《苏报》又在《新书介绍》栏中加以介绍:
1706811097
1706811098 其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笔极犀利,文极沉痛,稍有种族思想者,读之当无不拔剑起舞,发冲眉竖。若能以此书普及四万万人之脑海,中国当兴也勃焉,是所望于读《革命军》者。
1706811099
1706811100 这是《苏报》与《革命军》在反满反专制上的共鸣。前者较能道出邹容思想的全貌,后者仅着眼于排满一点,这是不能包含《革命军》一书全部内容的。但经《苏报》介绍之后,《革命军》引起了民众广泛的注意。另外,章炳麟的《序革命军》亦为《苏报》所转载,其中值得留意的一点是章氏对“革命”一词的解释,章炳麟说:
1706811101
1706811102 同族相代,谓之革命;异族攘窃,谓之灭亡。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既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1706811103
1706811104 章炳麟的《客民篇》、《序革命军》,张继的《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以及6月22日刊出的《杀人主义》等文章,都表现出极强烈的种族情绪,反满态度一览无遗。
1706811105
1706811106 5月间,《苏报》上大量涌现革命排满文字,这是数月来革命者激进言论高涨及发展的结果。无可怀疑,也是进化论思想及虚无主义思想的冲击所致。具体而言,自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以后,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之理,使爱国之士益增对于国家民族的忧患,而使热血青年兴极端的民族主义之想。在《苏报》言论中,可以清楚看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 上一页 ]  [ :1.7068110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