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13761e+09
1706913761
1706913762 到了天启当政,文臣间争吵的势头有增无减,王在晋的重城之争、王化贞和熊廷弼的经抚之争都是争吵的集中表现。
1706913763
1706913764 天启深深地体会到爷爷万历当年的痛苦与无奈了。天启二年二月的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给工部下了一道圣旨,切责这些整天鼓噪乱吠的文臣,说:“朕览科道官员所上奏疏,纷嚣杂陈,全无正论。辽东继陷,皆因经抚不和,以致官民涂炭遭殃,朕深切惊忧。前日张鹤鸣慷慨自请视师,足见其忠义为国。江秉谦却妄言乱政,本已从轻薄罚,今又结党私斗,各逞己见,全不体恤国家危急,全不体念臣子间的情谊!你部院传语与大小官员,以后务要虚心相处,协力共图宗社大计。处理政务,从实处出发,不得通篇空言。如若再有胡言乱语、混淆是非的,决不姑息。”(《明熹宗实录》)
1706913765
1706913766 可是没有用,你骂你的,我们争我们的,该干吗干吗。群臣依然我故,每天都是在朝廷上面红耳赤地争吵,掐架,一个个像好斗的公鸡。
1706913767
1706913768 天启再次训斥:“朕自登基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恪守我朝太祖太宗之法度,惟恐失坠。每见科道各官所上奏疏,纷嚣杂陈,已有严旨,不许擅出私斗。昨晚览报,又见私斗之揭帖,明显不遵朕诏令,全无为国为民之心,一意狂噪,肆无忌惮,是何景象?其中是非公论难泯,自奴酋发难以来,征兵转饷,国事艰难,这一切,皆是起于党争,致使经抚不和,辽左疆土尽行失陷。大小官员,无一策一谋之献,朕深痛恨。新进后辈,各司各部,无一秉公办事之人,专行报复,肆意妄言,淆乱国政,本当杖责。姑从轻薄惩,以后科道各官俱要虚心尽职,共襄国事。再有结党排挤诬陷之人,朕遵祖制宪章,决不姑息!”(《明熹宗实录》)
1706913769
1706913770 骂归骂,众官员若无其事,根本就不把天启的话放在心上。
1706913771
1706913772 这些人中,又以东林党的官员最为突出。在东林党人的心里,你现在能稳坐帝位,也就全仗当初我们的大力支持,你总不会卸磨就杀驴吧?
1706913773
1706913774 天启恨得牙根痒痒的。是,我现在是不能翻脸对你们做什么,但是,等着吧,看以后我怎么收拾你们。
1706913775
1706913776 应该说,天启最初还是对东林党人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希望的,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治理天下,但他渐渐发现,这群人中很多都是喜欢无事生非之徒,甚至“妖书案”、“梃击案”和“红丸案”都过了多少年了,他们还咬住不放,时不时拿出来说事,刻意挑起事端。
1706913777
1706913778 无论是方从哲,还是叶向高,这些向被天启所倚重的内阁首辅都遭到了他们疯狗式的攻击。
1706913779
1706913780 这是一群一天到晚沉溺在内讧里面的人,您说,您还指望他们能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
1706913781
1706913782 天启已经对朝内这帮文臣感到心灰意冷,而王安却偏偏不识好歹,一天到晚跟这帮文臣——严格来说,是东林党人搅和在一起,又叫人如何不愤然起怒?!
1706913783
1706913784 从某种程度上说,让王安停止呼吸,也是天启的意思。天启希望通过王安的死,能对朝内的文臣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可是,这些文臣的自我感觉良好,丝毫没觉察到天启的愤怒。
1706913785
1706913786 特别是东林党人,一个个人五人六,牛气哄哄。
1706913787
1706913788 魏忠贤曾经主动向东林党的领袖人物,如赵南星、刘一燝、周嘉谟、杨涟等人示好,给他们送钱送物,并在公开场合高声赞扬东林党人的为人行事。
1706913789
1706913790 可是这些清高的东林党表现得很不屑,一口一句“魏阉”,将送上门的礼物悉数退回,上门拜访的,直接用棒子轰。
1706913791
1706913792 东林党人的这种做法,造成的恶果就是:“阉党”从此横空出世。
1706913793
1706913794 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死了心,在天启有意无意地支持下,将周嘉谟、刘一燝、孙慎行、邹元标等重量级朝臣驱逐下台,而援引顾秉谦、魏广微等人入阁,成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阉党”。
1706913795
1706913796 看着“阉党”的壮大,天启有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计划:借助“阉党”的力量,逐步替换掉现有的文官班子,重新组建一套班子。
1706913797
1706913798 我不便出面处理的事,魏忠贤,你来!
1706913799
1706913800 我不便出面处理的人,魏忠贤,你来!
1706913801
1706913802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魏忠贤以结干亲拜把子的方法,在朝廷中遍植势力,使得浙、齐、楚、宣、昆各党派的党人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以与东林党抗衡。
1706913803
1706913804 一时间“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明史·魏忠贤传》),在高层文武官员中出现了有名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嫡系群体,此外,还有“二十孩儿”、“四十猴孙”、“五百义孙”,彻底控制政局,摇身成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1706913805
1706913806 对这个“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天启并没显示出太多诸如“尾大不掉”的担心。因为,他十分清楚,魏忠贤本质上就一个傻子,虽然有凶狠残忍的一面,但内心怯懦,胆小,受不得惊吓。
1706913807
1706913808 不是吗?杨涟要上疏弹劾他,他竟吓得体弱筛糠,两腿发软,像个受了委屈的妇人一样,跑到自己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泣。
1706913809
1706913810 看着满脸哭得五花八道的魏忠贤,天启笑了。
[ 上一页 ]  [ :1.70691376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