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20496
1707020497
魏武侯一听脸都黑了。说实在的,魏国虽然武力最为强悍,但公叔说的没错,三家分晋后,新兴的三个诸侯,包括魏国在内,与传统强国齐、楚、秦相比,国土面积要小得多。魏国人才济济,别的国家总要来挖墙脚,特别像吴起这样的人才,哪国不想出高价聘用呢?“吴起有二心。”这个想法令魏武侯坐立不安了,他迫不及待地问:“那要怎么试探呢?”
1707020498
1707020499
公叔耐心地编织着他的罗网,他不露声色地说道:“留住吴起的惟一方法,就是把一位公主许配给他。如果吴起拒绝这桩婚事,就可以料定他心不在魏国,肯定要投奔其他大国的。”那么把哪个公主许配给吴起呢,公叔建议,就选择自己夫人的妹妹。
1707020500
1707020501
这是个办法。魏武侯的智慧不及其父魏文侯,没什么主见,被公叔耍了,成为这个阴谋棋局中的一颗棋子。
1707020502
1707020503
接下来,公叔要实施他第二阶段的计划。
1707020504
1707020505
他盛情邀请吴起到家里做客,摆了丰盛的酒宴。吴起这个人不是很有心机,自认为这个平庸的宰相请他吃饭,自然是想巴结自己,便欣然前往。酒宴开始了,公叔与他的妻子、魏国公主坐在上座,可是这位公主却十分蛮横刁钻,时不时出言不逊,当着众人的面羞辱自己的丈夫,而公叔却毕恭毕敬,奴颜婢膝的模样,逆来顺受。这个场面令吴起大吃一惊。要知道吴起那是个大男子主义者,据传言他在鲁国时还杀了自己的老婆,你可以想象下,女人在他心里是什么地位。可是眼前这位公主却高高在上,蛮横无理,无非就是凭恃自己高贵的身份嘛。吴起看了心里很不爽,公叔又乘机在一旁耳语,唉,命苦啊,谁让我娶了公主呀。
1707020506
1707020507
这顿饭后,公主的刁蛮给吴起留下深刻印象,他庆幸自己没娶公主,不然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吗?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是公叔设下的一个大陷阱,就等着他踩进来呢。宴席上公主与公叔夫妇两人,其实就是在唱双簧,那是演戏给吴起看的。
1707020508
1707020509
吴起这个人,喜怒形于色,公叔一眼就看明白,他对公主的印象是极其恶劣。好啊,越恶劣越好——公叔内心窃窃高兴。
1707020510
1707020511
几天后,魏武侯召见吴起,跟他寒喧了几句后,便拉些家常里短的:您这一个人在外这么多年了,也没个家,没人照顾你啊,不然这样吧,我挑个公主嫁给你吧,你看怎么样?
1707020512
1707020513
吴起一听,哎,又是公主。他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那天在公叔家里,公叔夫人的蛮横。这天下公主都一样,养尊处优,从小被人惯坏了,把周边的人都当奴才使唤,这样的女人我才不会娶呢?心直口快的性格在那一刻使他的命运改写了,他下意识地、不假思索地拒绝了,表示我吴起是个粗人,无福消受金枝玉叶呀。
1707020514
1707020515
魏武侯脸色“唰——”的一下变白了,公叔说的没错,吴起果有二心,他阴沉沉地扔下几句话:我家公主配不上你,我这个小小的魏国恐怕也留不住你吧。说罢拂袖而去。
1707020516
1707020517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对吴起来说,不啻为一记晴天霹雳,让他胆战心惊。当他看到公叔不怀好意的阴笑时,猛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早落入人家设好的陷阱。吴起啊吴起,亏你还自以为是有大智慧的人,怎么此等奸人的下三滥伎俩却不能识破呢?他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不可挽回的错,因为从这一刻起,魏武侯已不再信任他了,而宰相公叔则想置他于死地。
1707020518
1707020519
他娘的。吴起心里窝一团火,一向心高气傲的他从来不屈服于外在环境,是我吴起带给魏国光荣与辉煌,而不是魏国成就我的功业!他冷笑了——我光明磊落,却被小人袖出的暗箭射着,可是没有关系。没有魏国,我还有去处,有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没有我吴起,看你魏国还能牛多久!
1707020520
1707020521
好汉行走江湖,本来就不必拖泥带水,不必儿女情长。吴起拍拍屁股,在一个月高风黑之夜,悄悄地逃走了,了无牵挂。当他行至黄河(西河),眼看就要离开自己奋斗十几年的这片土地时,忽然心头一酸,恁是铁打的汉子,也有心伤之时,这里留下他的足迹与汗水,可是如今他却要挥手远别,十几年的心血随即要付诸流水了。想到这里,他鼻子一酸,泣下数行。
1707020522
1707020523
追随他的仆人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愕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吴起哭了,怎么这样一个强人也会哭呢,心中不解,便问道:“先生为何哭泣呢?”
1707020524
1707020525
吴起收到泪水,叹一声道:“主上倘若信任我,再给我几年时间,秦国必亡。如今主上听信谗人之言,不再信任我了,西河之地落入秦人之手的日子也不会远了,魏国大概从此就衰弱了吧。”
1707020526
1707020527
《资治通鉴》把吴起离开魏国的时间定在公元前387年,这是有道理的。是年,魏伐秦,被秦军击败于武下,由于吴起在魏国时期从未打过败仗,可见此役肯定不是由他亲自指挥,大约这个时候他已经飘然而去,离开魏国了。
1707020528
1707020529
天地茫茫,要往哪去呢?
1707020530
1707020531
放眼天下,能与魏国叫板的,只有南方的楚国。下面我们先补充介绍一下楚国的情况。
1707020532
1707020533
前文曾经说过,楚国在战国初期曾经沉默了很长时间,楚惠王晚年突然发力,连灭蔡国、杞国,并夺江淮以北之地,再现巨鳄本性。楚惠王去世后,楚简王再接再厉,灭了莒国,雄霸一方。
1707020534
1707020535
不过此时的楚国仍然不是三晋的对手。公元前400年,楚国为争夺郑国与三晋爆发战争,三晋带头大哥魏文侯纠结韩、赵两兄弟,对楚国发动猛攻,直打到乘丘(山东巨野西南)才退兵。公元前391年,楚国发动对魏国的战争,但很快又被打得狼狈不堪,三晋军队一条心,在大梁大败楚军,而后又在榆关之役中再下一局。
1707020536
1707020537
这两场战争,都发生在楚悼王时期。作为一位志向高远的君王,楚悼王显然为这两次败仗而痛心疾首,为什么分裂后的晋国,仍然可以打败统一的楚国呢?这个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论军事技术,楚国即便不能说独步天下,至少也不比三晋落后;论士兵的英雄善战,崇尚武力的楚国人也不会输给其他国家。
1707020538
1707020539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1707020540
1707020541
有一点楚悼王是意识到了。
1707020542
1707020543
楚国外表强大,但已经失去春秋初期那种锐意进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缺少了“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一往无前的气概,朝廷显得暮气沉沉。曾经精简的政府部门如今人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当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它所背负的包袱就越沉重。那是一个贵族拥有继承权的年代,当一个王室家族经历了十几代的裂变后,无所事事的贵族越来越多,什么事也不干,就凭自己的特殊身份领国家的俸禄,继承祖辈的爵位,成为社会的蠹虫。你想想,当权力都落在这么一群无所事事的闲人手中时,你能期待他们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吗?
1707020544
1707020545
必须要改革,彻底的改革,才能使国家获得新生。
[
上一页 ]
[ :1.7070204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