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72585
齐国的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求见了齐使,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的使者认为他很有才能,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多次与齐国的贵族子弟赛马,下重金赌胜。孙膑发现他们的马奔跑能力都差不多,并且都分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尽管下大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时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请用您的下等马迎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结束,田忌败了一场,胜了两场,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因此田忌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拜他做老师。
1707172586
1707172587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准备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可以担任主将。”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篷帐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军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要解开乱丝,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平息争斗不能亲自上手。要避实击虚,利用形势来牵制敌人,那么危难自可解除。如今魏赵两国正在交战,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都在国外战斗得精疲力竭,留在国内疲于应付的都是老弱病残。你不如率军火速前往大梁,占据要道,冲击它空虚的地方,魏军必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就能既解救赵国之围,又使魏国遭受打击。”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放弃邯郸回师,与齐军战于桂陵,结果魏军被打得大败。
1707172588
1707172589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王派田忌率军前去救援,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了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素来凶悍勇猛而又看不起齐军,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要因势利导。兵法上说,急速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会折损上将军,急速行军五十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的士兵能赶到。我们应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后先砌能做十万人饭的灶,第二天砌能做五万人饭的灶,第三天砌做三万人饭的灶。”庞涓行军三天,察看齐军所留灶迹,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啊。”于是他丢下步兵,只率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加速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应当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旁多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让人把一棵大树割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上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埋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天黑见到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了割去树皮的树下,见到白木上写有字,便钻木点火来照明,白木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了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只好自刎。临死时说:“终究还是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啊!”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击溃了魏军,并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
1707172590
1707172591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打仗。曾经师从曾子,侍奉鲁国国君。当齐军攻打鲁国时,鲁君打算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不敢完全信任他。当时,吴起一心只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的心意。鲁君最后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吴起率军攻打齐军,齐军大败。
1707172592
1707172593
鲁国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喜猜忌、残忍。他年轻时,家中积财足有千金,游历求官不成,反而把家产都耗尽了。同乡中有人嘲笑他,他便把讥笑自己的三十多人都杀掉了,然后离开卫国,从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诀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发誓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过了不久,他的母亲逝世了,吴起最终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与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于是到了鲁国,学习兵法为鲁君做事。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以谋求将军之职。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打鲁国的主意了。况且鲁国、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如果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不久就把他辞退了。
1707172594
1707172595
吴起适时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侍奉他。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如何?”李克回答说:“吴起贪婪而好色,但是要论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不会超过他。”于是魏文侯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连续夺取了五座城池。
1707172596
1707172597
吴起为将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骑马不乘车,亲自背着军粮,替士兵分担劳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士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毒疮,您还哭什么?”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作战时勇往直前,于是死在了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才为他哭啊。”
1707172598
1707172599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公正,能得所有将士的欢心,就任命他为西河太守,来抗拒秦国、韩国。
1707172600
1707172601
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魏武侯泛舟沿黄河顺流而下,船到中途,回头对吴起说:“太美了,山河环绕,险要牢固,这是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的强盛在于仁德而不在于形势险要。从前三苗氏左临洞庭湖,右濒彭蠡泽,但它不修德行,不讲信义,所以被夏禹灭掉了;夏桀的领土,左临黄河、济水,右靠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面,羊肠坂在它的北面,但因不施仁政,所以商汤放逐了他;殷纣的国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常山在它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施政不仁,所以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仁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修德政,即便是同船之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说得好。”
1707172602
1707172603
吴起做西河太守,很有声誉。魏国设置了相国,任命田文为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比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使士兵愿意为国死战,敌国不敢打魏国主意,你和我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使府库的储备充实,你和我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说:“据守西河而使秦军不敢向东进犯,使韩国、赵国归顺,你和我比,谁强?”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你都在我之下,可是你的职位却在我之上,为什么?”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家不安定,大臣不顺服,百姓不信任,正处这种时候,是把政事交给您,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了很久,然后说:“应该交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1707172604
1707172605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容易除掉。”公叔问:“怎么办呢?”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严正不贪却喜好虚名。您可以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久留之心啊。’武侯就会问:‘那要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把公主嫁给他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留魏国之心,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留魏国之心,就一定会推辞。以此可以探测其心意。’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看到公主这样轻视您,那么他一定不会答应娶公主的。”果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轻视相国,便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不再信任他。吴起害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1707172606
1707172607
楚悼王素来就听说吴起贤能,一到楚国就任命他为相。他申明法令,裁减不必要的官员,停止疏远王族的供给来供养战士;重点在于加强军事力量,斥退那些纵横游说之人。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击退了韩、赵、魏三国军队;向西讨伐秦国。诸侯各国都对楚国的强盛感到忧虑。先前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悼王去世,王室大臣暴乱,攻击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下葬后,太子即位,于是命令尹把射吴起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杀掉。因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1707172608
1707172609
太史公说: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都会讲到《孙子》十三篇和吴起《兵法》,这两部书世上多有流传,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俗话说:“能做事的人不一定能讲清楚道理,能讲清道理的人未必能做事。”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却不能预先避免刖足的酷刑。吴起对武侯讲形势险要不如实行德政的道理,可在楚国执政时却因苛刻少恩而丢了性命。可叹啊!
1707172610
1707172611
1707172612
1707172613
1707172615
文白对照史记 伍子胥列传第六
1707172616
1707172617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1707172618
1707172619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
1707172620
1707172621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1707172622
1707172623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1707172624
1707172625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訽,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1707172626
1707172627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1707172628
1707172629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仇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1707172630
1707172631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1707172632
1707172633
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闾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闾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1707172634
[
上一页 ]
[ :1.70717258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