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16879e+09
1707316879 在西欧之外的世界,只有美洲于1500年至1700年间经历了剧变。原因是,欧洲殖民者闯入,给美洲印第安人造成了灾难性影响。虽然奴隶贸易把一群群非洲人带到了新世界,但非洲仍与世界保持分离状态。另一方面,公元1700年前,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几乎没有受到欧洲航海活动的影响。
1707316880
1707316881 1500年左右,新时代开启,文明民族受益良多。亚洲和东欧体现得尤为明显。文明民族以火炮装备步兵,比草原骑兵有着越来越大的军事优势。因此,到1700年时,中国和俄罗斯平分欧亚草原。曾在欧亚军事平衡中扮演关键因素的游牧人相形见绌,草原边境不再具备战略重要性,而欧洲商船频繁往来的沿海区域对世界各民族具有更大价值。
1707316882
1707316883 但欧洲思想和技术给其他文明社会带来的挑战并没有达到不容忽视的紧迫程度,似乎可以从长计议。1500年至1700年间,每一个亚洲文明都选择了这种方略。
1707316884
1707316885 因此,在欧洲海外扩张的前二百年里,亚洲文明史更明显呈现出连续性,而非变革性。在这一段时间里,只有日本和俄罗斯经历了旧有生活模式的深远剧烈变化。原因是,日本形成独立文明范式的时间较晚,而俄罗斯离西欧比较近,感受到的压力更强烈。
1707316886
1707316887 伊斯兰世界
1707316888
1707316889 1500年,穆斯林依然坚信世界历史潮流与他们同进。但此时的伊斯兰世界政治统一不再,内战烽火连绵。穆斯林思想家不得不承认,伊斯兰世界遭遇政治失败。
1707316890
1707316891 穆斯林领土扩张
1707316892
1707316893 但让他们聊以自慰的是,穆斯林武士仍然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伊斯兰宣教活动成果丰硕。在本章考查的这两个世纪里,伊斯兰教在非洲和东南亚广为传播。伊斯兰教之所以能不断扩张,不是受某个大事件的激发,而是地方宣教活动深入推进的结果。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有的是部落领袖,有的是当地政治强权人物,是他们进一步推动了伊斯兰教在部落和城市的传播。而且,树立伊斯兰教信仰不可一蹴而就,靠一朝一夕的工夫。崇拜苏菲派神秘主义者的人先是接触了《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法,再去熟悉伊斯兰教的整个文化遗产。要想读懂《古兰经》,必须先懂阿拉伯语。只有过了语言关,才能打开穆斯林学问宝藏的大门。
1707316894
1707316895 在战场上,穆斯林也取得了不俗成绩。1565年后,印度教帝国——毗奢耶那伽罗王朝的统治权落入当地穆斯林统治者联盟手中,印度全境被穆斯林主导。爪哇的情况跟印度一样,于1526年变成伊斯兰国家。在基督教欧洲战线上,奥斯曼帝国捷报频传,于1683年达到势力巅峰。在地中海,土耳其和西班牙海军鏖战,以1580年双方签订停火协议、土耳其人得胜而告终。战后,土耳其人继续掌控地中海东部,将西班牙人逐出北非,只在大西洋海岸直布罗陀和梅利利亚对面的休达,留给他们几个小小的据点。陆路方面,奥斯曼帝国沿黑海布置军力,年年与哈布斯堡王朝开战,并占得上风。168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继苏莱曼时代后,再次包围维也纳,但仍未攻下。围城不得,双方苦战。这一战一直打到1699年,最终奥斯曼战败。这是土耳其人在欧洲遭遇的第一次严重挫折,不得不签订《卡尔洛夫奇条约》,将匈牙利大部分国土割让给哈布斯堡王朝。
1707316896
1707316897 穆斯林在草原受挫
1707316898
1707316899 这不是穆斯林第一次败给基督徒、遭遇重大领土损失。1552年,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在位时间1533年—1584年)征服喀山汗国。四年后,又攻取伏尔加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城,开放伏尔加河上下游,为俄罗斯殖民和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土面积大增。旧主子金帐汗国从政治版图上销声匿迹。此后不久,俄罗斯派先遣队越过乌拉尔山,于1598年摧毁西伯利亚汗国,控制鄂毕河上游。此处即是欧亚草原中部区域。沿俄罗斯东部和南部边境,草原骑兵和文明民族步兵之间的关系就此清晰逆转。
1707316900
1707316901 穆斯林在东面也遭遇挫折。1515年,土耳其同盟之一乌兹别克人占领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赶走了统治该地区的波斯化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向南逃往印度,并最终建立莫卧儿帝国。土耳其部落走后,佛教徒迁往中亚草原地区。
1707316902
1707316903 这种多米诺式的人口流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完全属于传统行为。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原因是,乌兹别克人南下时撤离的区域被一个名叫“卡尔梅克人”的异教部落占领。卡尔梅克人并没有像乌兹别克人及之前的部族那样变成穆斯林,而是皈依喇嘛教。
1707316904
1707316905 因此,信仰别种宗教的游牧群落在亚洲东部和中部成型。虽然他们有意识地与伊斯兰国家和中国保持距离,但最终于1757年被中国征服。当时,卡尔梅克同盟在中国火炮骑兵夹击时感染天花,完全陷入崩溃。这一战后,最后一支草原骑兵力量被歼灭。东欧和北亚历史进入新篇章。
1707316906
1707316907 草原上经历的这些挫折没有激发伊斯兰世界的文明政权采取行动。因为,草原地区本来就是穷乡僻壤,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欧洲和远东的海上路线打通后,曾经穿梭在中国和亚洲西部草原的商队丢了大部分生意。这也不足为奇。毕竟,驮畜竞争不过船舶。
1707316908
1707316909 此后不久,穆斯林在北面的草原通道也被包抄。俄罗斯人开拓了北部林区。他们夏天乘船,冬天沿结冰河道滑雪橇。对他们来说,河道就是天然的高速公路。这种水陆联运系统路程相对较短,又便利快捷。而且,沿途大部分居民都是淳朴的猎人渔民。因此,这些以枪为正常装备的俄罗斯人一路顺畅无阻。1638年,俄罗斯探险者抵达西太平洋陆缘海——鄂霍次克海。当地盛产皮毛,俄罗斯人深受吸引。他们强迫当地人进贡皮毛,再出口到中国和欧洲。这两地对皮毛需求很大。卖出后,换回茶叶及中国其他商品,并沿原河道运回俄罗斯。
1707316910
1707316911 随着这种形式的长途陆路贸易移向北方,原有的草原商队路线失去重要性。因此,在控制穆斯林大帝国的人眼中,伊斯兰从贫穷落后的中亚草原撤出似乎不算什么大事。
1707316912
1707316913 萨非政权的崛起
1707316914
1707316915 在穆斯林眼中,始自1501年的宗教和政治变动才更具重要意义。当时,伊斯玛仪·萨法维公开宣称自己是第七任伊玛目后人,即穆斯林唯一一位真正合法的领导人。伊斯玛仪是什叶派信徒。也就是说,他所属的伊斯兰教派拒绝承认倭马亚哈里发,坚信只有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才有法定权力领导穆斯林社群。萨非派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而且成立了秘密宣传组织,思想远播伊朗和安纳托利亚东部。伊斯玛仪手下的土耳其士兵以部落为组织单位,与伊斯兰教创立之初穆罕默德的士兵组织方式如出一辙。什叶派激进好战,与最初凝聚起穆斯林社群的精神也一致。
1707316916
1707316917 因此,伊斯玛仪接连取得胜利。1502年,他攻占伊朗大不里士,自立为沙阿。1508年,攻陷巴格达和美索不达米亚。1510年,击败乌兹别克人。1514年,他的亲信夺取安纳托利亚政权,对抗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不得不纠集全部军力,镇压什叶派叛军。血腥平叛后,塞利姆一世挺入大不里士,准备灭尽伊斯玛仪传染源。凭借手中的火炮,塞利姆一世克敌制胜,但却无力攻陷大不里士,也不能摧毁伊斯玛仪。
1707316918
1707316919 因此,塞利姆一世决定征服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麦加、麦地那等圣城所在的阿拉伯半岛部分,将沙阿伊斯玛仪同盟军消灭殆尽。这一战从1515年至1517年打了两年。但伊朗与伊斯坦布尔相距甚远,奥斯曼帝国军队无力长攻。而且,每打一战后,土耳其骑兵都要返回封地休养生息,苏丹要回到都城巩固个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因此,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有效作战能力局限在维也纳和大不里士之间。因交通和奥斯曼军事组织所限,两个城市都久攻不下。
1707316920
1707316921 穆斯林的辉煌艺术
1707316922
1707316923 在奥斯曼帝国、萨法维王朝和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穆斯林艺术进入繁荣发展期。萨法维王朝沙阿阿拔斯一世(在位时间1587年—1629年)定都伊斯法罕,并使该都城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在位时间1628年—1657年)在印度建造了泰姬陵。在这几个世纪里,波斯细密画也达到最高水平。画师聚集于宫廷,装点每一处建筑。在他们的画中,随处可见中国和欧洲画技踪影,但波斯细密画以宝石般闪耀色彩和微妙细节见长,跻身世界伟大艺术传统之列。
1707316924
1707316925 印度的莫卧儿宫廷也发展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绘画风格。印度教徒画家借鉴波斯技巧描绘印度教神话场景,创造了拉其普特艺术流派。地毯编织、家具设计、珠宝制作等艺术形式也在皇家工坊里达到很高造诣,迎合了王公贵胄的不凡品味。
1707316926
1707316927 穆斯林思想和文学
1707316928
[ 上一页 ]  [ :1.7073168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