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4449e+09
1707364449 史汀生和福莱斯特建议在和谈期间暂停轰炸。史汀生说美国民众对原子弹的“忧虑和误解与日俱增”。杜鲁门同意下令暂停原子弹轰炸——反正第三枚核武器也要等到这个月下旬才能准备好——但是他决定让常规轰炸作战“以现有的频度”继续实施,直到日本最终投降。[84]
1707364450
1707364451 由于东京鸽派安排的短波无线电广播,全世界现在都知道日本已经求和了。当内阁和各军种司令簇拥在总统周围时,白宫大门外挤满了人,宾夕法尼亚大街上传来了一片欢呼声和汽车喇叭声。广播新闻中都在报道全美各个城市举行的群众庆祝活动。在整个太平洋上,军人们拿起武器朝天开枪。盟军军舰拉响了汽笛,打出信号弹、照明弹、曳光弹和高射炮弹。在冲绳岛旁的渡知具锚地,庆贺时打到天上的高射炮弹太多了,甚至有几名水兵因此丧命。[85]陆战队飞行员萨姆·海因斯还记得那是个“歇斯底里、令人惊恐的夜晚,战争的情绪被荡涤一空”。[86]岸上的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纷纷躲进了散兵坑或者战壕。当地海军基地指挥官向舰队发出指令:“收到此电文后,所有出于庆贺目的发射对空武器的行为应予停止。”[87]
1707364452
1707364453 第3舰队此时正位于日本北部外海,攻击这整个区域的各处目标。在“约克城号”上,舰长通过大喇叭宣读了这一消息,“黑暗的飞行甲板上传来一阵欢呼,那里满是正在排布飞机的舰员”。[88]在“密苏里号”上,哈尔西和他的幕僚们正在观看花样游泳明星埃斯特·威廉姆斯主演的彩色音乐剧。一名通信官从后面走过来,在卡尼和哈尔西的耳边轻声说出了这一消息。哈尔西挥手要他退下,说:“我们先看电影。”[89]由于没有收到停止攻击作战的命令,这支强大的舰队继续向南开往东京,8月12日他们将按计划在那里再次发动大规模空袭。
1707364454
1707364455 贝尔纳斯的答复通过设在旧金山的一个商业广播电台播放给了东京。8月12日拂晓前,东京收到了消息。东乡一大早就赶到他在外务省的办公室,和副手们仔细商议了此事。他们都认为这份答复并不理想,但也不是最差的。天皇将成为占领军的下级伙伴。经过对其中语句颇有些费力的解读,这份文件可以被理解为不会对裕仁及其家族进行逮捕、罢免或其他伤害之举的保证。翻译们还淡化了贝尔纳斯文件中的刺激性语句,将原文中的“须听从”软化成了日语中的“在其制约之下”。
1707364456
1707364457 在东京的各处权力中心——帝国大本营、各省及皇宫——日本领导人仔细研读了这份答复并围绕其含义和好处进行了争论。8月12日是漫长而混乱的一天。有些原本坚定站在议和派阵营的人开始心生疑虑和动摇。被重新起用的前首相平沼骐一郎认为,接受美国的条款将会导致国体丧失。他不喜欢日本政府将由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来决定这一规定,他认为这是在诱导进行“旨在颠覆君主制政府的破坏性活动”。[90]简言之,在12日上午,东乡在“六巨头”中仅有的可靠盟友,铃木首相和米内海军大臣,都被这些反对意见动摇了。在当天上午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随后的内阁全体会议中,熟悉的僵局再次出现。有些大臣想要让美国人“阐明”关于天皇的条款。东乡则反对说任何这样的回应都有导致和谈崩溃的危险,这样日本就完了。他还暗示,他宁愿辞职也不会向华盛顿再发一份拖延时间的说明。
1707364458
1707364459 从8月10日首次求和到8月15日最终投降这段时间里,日本报纸的调门一直摇摆不定。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款一事已经用英语播发给了海外听众,但是NHK电台的国内广播上却还没有出现同样的报道。而阿南惟几在求和后仅仅一个小时就通过无线电发出的战斗到底的布告,却成了8月10日至11日日本报纸和广播报道的主角。
1707364460
1707364461 市谷的陆军省成了一座火山。少壮派的军官们已经在公开谈论政变,酝酿造反了。叛乱者们制订了计划,要控制皇宫近卫军,封锁皇宫大院,还要逮捕或刺杀内阁中的鸽派,实行军管,占领外务省,并控制广播电台。与此同时,海外的陆军指挥官也源源不断发来电报,不让投降。中国派遣军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将军说他难以想象他这支没打过败仗的军队竟要向手下败将中国军队投降。[91]陆军中那些头脑发热的人还试图发表一份高级将领们联合签名的声明,要求在所有战线上加强战斗。内阁情报委员会出于对这些阴谋的警惕,拦下了这些文件,没让它们发到媒体上。
1707364462
1707364463 陆军大臣阿南的内弟竹下正彦中佐把叛乱计划抛给了阿南、梅津和河边,以及其他陆军高级将领。这些领导人听完后支吾搪塞,不置可否。这种暧昧的回应令叛乱头子们对于将来得到高层的支持产生了期待,并继续行动下去。阿南紧抓着最后一根稻草,询问外相是否还有希望重新让苏联政府作为中介帮日本和盟国接触。(此时红军发动进攻已经有3天,攻入了中国东北纵深地带。)河边将军对这些密谋者毫无好感,认为“这个时间点上瞎胡闹,坏处比好处多得多”。[92]他明显还在因为知道天皇对陆军失去信任而感到茫然。
1707364464
1707364465 铃木首相对一位下属说,由于苏联红军的快速挺进,他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如果我们错过了今天,那么苏联人拿下的就不只是中国东北、朝鲜、库页岛南部,他们还会拿下北海道。这会摧毁日本的基础。我们只要接触上美国,就必须停止战争。”[93]
1707364466
1707364467 陆军参谋总长梅津大将和海军军令部总长丰田大将出人意料地向天皇呈交了一封联名信。他们在信中警告说,接受贝尔纳斯声明中提出的投降条款,“可能会导致局势失控……这么说很不妥,但是这意味着我们的帝国将沦为附庸,这是我们不可接受的”。[94]
1707364468
1707364469 以这种方式直接向天皇进言是一种严重僭越的行为,放在平时,他们的官场生涯就完了。但是早先裕仁为了把他的意愿施加给政府,已经连更重要的礼节都丢掉了。暴怒的米内把丰田拖到自己的办公室,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两位参谋长到底是真的决心阻止投降,抑或仅仅是“做做样子”,就像长谷川毅提出的那样,只是为了“安抚激进派军官的不满”。[95]梅津和丰田的信中明确提出“我们随后将会和政府达成完全一致之意见,再来请求圣裁”。[96]这最后一句话表明他们将会遵守天皇的最后指示,无论内容如何。
1707364470
1707364471 而天皇心意已决。他在8月9日就拿定了主意,现在只想让太平洋战争的这最后一出戏尽快落幕。在皇宫里的一连串私下会面中,他告诉木户、铃木、东乡、重臣、皇子以及统治层的其他人,他认为贝尔纳斯的条款是可接受的,他不想再进一步谈判了。
1707364472
1707364473 但是内阁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因此另一个“圣裁”必不可少。统治层都知晓了天皇的意见之后,发生动乱的可能性便极大了。政府任何时候都可能垮台,一旦如此,投降便不可能了。如果阿南辞职(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那么陆军就可以拒绝提名新的陆军大臣,这样也就无法再组建内阁。而在天皇下达停战诏书之前,全体内阁大臣的联名复签是必不可少的。而哪怕只有一名大臣拒绝在文件上签字,政府接下来都要集体辞职。换言之,仅有天皇一个人决定投降是不够的,还必须是整个政府,包括陆军,全都站在天皇这一边才行。而直到8月13日夜幕降临时,这一点似乎还遥不可及。
1707364474
1707364475 除了议和派与天皇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再无其他能够挽救投降可能性的办法了。日本人时时刻刻都在期盼着贝尔纳斯正式的声明。(他们是从新闻广播里听到消息的,但是正式方案还要等到8月14日上午才能经由瑞士公使馆送到外务省。)但是两名参谋长却拒绝签字授权首相召开御前会议。这就形成了一个流程上的障碍。最后,在14日上午,铃木说服天皇以自己的权力直接召集开会,从而解决了问题。
1707364476
1707364477 通过这些方式,内阁全体会议最终于上午10时在皇宫召开,他们又挤进了狭窄的地下防空洞。他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等到10时50分,天皇才走进屋里就座。他穿着军服,戴着白手套。铃木首相站起身,概述了支持和反对贝尔纳斯声明的各方主张,并告诉天皇,虽然经过长时间努力,但内阁未能取得共识。铃木随后请三名强硬派总结他们的观点。梅津、阿南和丰田各自做了简单说明。他们想要让美国人就天皇地位问题给出更为明确的保证,如果被拒绝,就打到底。接下来,铃木直接请求天皇来决定。
1707364478
1707364479 不出任何人的意料,裕仁第二次决定性地介入了军国主义政府已经崩溃的决策体系。和三天前相比,他这天上午的表态更加坚定、直接、一针见血。天皇直接回应了三名强硬派。“在我看来,没有其他观点支撑你们的立场,”他说,“我来解释下我的观点。我希望你们都能同意。我的意见还是那天晚上和你们说的。美国人的答复在我看来可以接受。”[97]贝尔纳斯的声明为延续他的帝制做出了足够的保证。这时候几位大臣已经哭出来了。裕仁指示各位军队领导人要竭尽全力维持官兵的纪律,然后要内阁起草停战诏书,还说他愿意亲自在广播中宣读。天皇讲完,铃木起身,为内阁未能达成共识而致歉。
1707364480
1707364481 没有人公开反对。内阁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决定上签了字——包括阿南、梅津和丰田——内阁书记处便开始起草诏书。这天的一整个下午都在字斟句酌,围绕诏书的用词形成共识。外务省以东乡的名义向瑞士和瑞典拍发了一份说明,希望能转发给盟国政府。日本愿意以贝尔纳斯的声明为基础接受《波茨坦公告》。
1707364482
1707364483 这一整天,军队中的叛乱分子都在市谷的陆军省门廊大厅和地下室里准备起事。即便在天皇做出了决定之后,他们还在继续策划军事暴动。没人采取措施抓捕他们,密谋者们便公开游说甚至是威胁军队的将领们。最近刚刚被任命为海军军令部次长的大西泷治郎中将是潜在叛乱者中军衔最高的一个。他试图说服同僚,投降是不可想象的,但徒劳无功。他陈述主张的时候总是声泪俱下,他说唯一保持荣誉的办法就是大规模使用自杀战术。他找了米内,结果被骂了回来;找梅津,梅津没给他任何希望;又去找阿南,阿南个人对大西表示了同情,但拒绝加入。大西直接游说了军队和政府中的所有领导人物,甚至还有皇室的几位皇子。
1707364484
1707364485 天皇做出最终决定一个小时后,叛乱军官们试图伪造一份从帝国大本营发往海外各部队的命令,号召大家向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发动新一轮进攻。忠于梅津大将的人设法赶在假消息通过商用广播电台发出去之前将其拦截了下来。这真是万幸,如果发出去了,盟国很可能会产生误解。
1707364486
1707364487 梅津心硬如铁,动用权威来强化纪律。他喊出了一句口号来说服军队放下武器:“尊皇不败。”[98]但阿南却似乎动摇了。他和陆军上上下下都在交流,给一些人留下了他可能想要加入密谋的印象。如果叛乱想要有机会成功,那就必须得到首都主要地方部队司令部“东部军”的支持。但是除非陆军省直接命令他们这么做,否则东部军不可能支持正在筹划中的叛乱。这样的命令必须是书面命令,而且要由阿南本人签名。但是阿南并不愿意在一封和天皇的明确旨意相违背的文件上签字,何况他已经在其他一些同意投降的文件上签了字。
1707364488
1707364489 日本人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晚发生的叛乱行为称为“独走事件”。陆军省军官、叛乱头子畑中健二和椎崎二郎率领一个大队的叛军闯进了皇宫。畑中和椎崎厚颜无耻地欺骗第二皇宫近卫联队的指挥官,说最高指挥官已经下令封锁皇宫对外的一切联系。守军相信更大范围的叛乱已经开始,于是同意遵从他们的要求,等候东部军到来。但是近卫师团长森赳中将发觉情况不对劲,拒绝加入密谋,结果被冷血地当场打死。叛军以森赳将军之名伪造了一份命令,还盖上了其办公室的印章。这份命令指示近卫部队占领皇宫,切断宫内与护城河外的一切联系,并且“保护”天皇免遭可能的威胁。
1707364490
1707364491 在皇宫内,皇室速记员写下了停战诏书的最后一笔,盖上了天皇的印玺,这样就成了正式文件。午夜前不久,裕仁走进了皇宫下方的一个隔音地堡,NHK的一组技术人员已经在那里架设好了录音设备。天皇对着麦克风宣读了停战诏书。这段录音长4分45秒,同日向海外播发的英文译本也仅有652个词。这样只录一遍就够了。技术人员把录音存入两张黑胶唱片,这些唱片现场就制作出来,放进了皇宫地下的保险柜。
1707364492
1707364493 在皇宫近卫部队的支持下,叛乱头子占领了皇宫,切断了电话线。听说东部军正在赶来之后,近卫军关上宫门,切断了进出皇宫院墙的所有行车道和步行道。叛军搜查了皇宫的地下迷宫,挺着刺刀逮捕并审讯了一些工作人员。他们想要找掌玺大臣木户侯爵,但没找到。他们也没能找到留声机唱片。由于防空需要灯火管制,所有灯光全都熄灭,搜查者只能靠手电筒。搜查组并不了解地下迷宫中通道和地下室的布局,也很难看懂标记各个房间位置的古文字。
1707364494
1707364495 与此同时,其他同谋者也在东京和横滨四处出击。年老的铃木首相9年前就从一场刺杀中侥幸生还,这次他在刺客到来前的片刻得到告警,从后门溜了出去,躲进了隔壁房屋。感到挫败的闯入者用机枪扫射了他的办公室,并把它付之一炬。叛军来到阿南的官邸,想要说服这位陆军大臣加入他们的叛乱。阿南拒绝了,但叛军用不着把他杀掉,他本来就准备按老规矩剖腹自杀。平沼骐一郎男爵的家也被闯入,就和铃木一样,他也在叛军到来前不久逃走了。其他人占领了重要的无线电台,想要赶在天皇的投降录音向全国播发之前截住它。
1707364496
1707364497 当黎明到来时,畑中和椎崎意识到他们其实无路可走。没有一名陆海军将领前来支持这场叛乱。就连最热烈支持战斗到底的大西将军,也放弃了这条路线,准备用武士的方式结束生命。东部军司令田中静一将军决定平息这场叛乱。一整个装备精良的师团包围了皇宫大院,堵住了护城河上的桥梁。筋疲力尽的叛乱者在人数和能力上都比不了对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赌博失败了。早上8点,叛军投降。畑中请求允许他通过无线电进行10分钟的广播,但被拒绝了。他和椎崎没有被逮捕,或许是因为大家知道他们会自我了断。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这二人绕着东京散发了一些解释他们所行之事及其原因的传单。就在天皇的广播即将播发之际,二人举枪自杀。
1707364498
[ 上一页 ]  [ :1.7073644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