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6813e+09
1707368130
1707368131 英国人也才会气得脸色发白。
1707368132
1707368133 这首诗的结尾则是:
1707368134
1707368135 杀死恶魔,从上天摘下
1707368136
1707368137 人类的七个胜利花环,
1707368138
1707368139 七个不朽荣誉的太阳。
1707368140
1707368141 这些宣传性质的煽动言辞与过激语调其实不具备太多意义。实际上,尽管德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无疑有些利益上的冲突,却没有任何一项问题真的必须借由战争才能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也绝对没有严重到非诉诸战争不可。这场战争之所以无可避免,纯粹是因为人们这么认为。不过,既然战争的原因模糊不清,也缺乏明确的目标,自然只能仰赖宣传伎俩里的那些迎合大众喜好的夸大言辞。
1707368142
1707368143 理查德·施通普夫对这些言辞照单全收并陶醉其中,体积巨大而且船身漆成灰色的“黑尔戈兰”号则在水上微微摇晃,等待着一展身手的时机。敌人连一个影儿都还没有,船上也因此弥漫着一股迫不及待的气氛。
1707368144
1707368145 1914年8月23日,星期日
1707368146
1707368147 恩斯特·冯·莱韦措在马鲁古海看见海豚
1707368148
1707368149 现在他们在路上了。大局已定。“埃姆登”号在九天前和东亚分舰队其他舰艇分开了。其他舰艇集结起来开足马力朝东航行,驶向南美,驶向合恩角,最终是希望到达德国;而“埃姆登”号单独朝南方驰去,经过马鲁古海开往印度洋。分舰队其他舰艇的目的是回到祖国去,而“埃姆登”号的目的是尽可能扰乱英国的海上运输,要尽其所能,也要尽量拉长时间。[15]
1707368150
1707368151 这条船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甲板上散乱地堆放了额外备用的煤炭。军官餐厅里也做了大清理,拆掉了所有美轮美奂的家具,不是扔进海里就是扔到锅炉里烧掉了。有一面墙壁上打出了一个洞,以便搬运大炮。在炮塔周围,还有后甲板上冯·莱韦措的作战岗位炮火指挥舱外面,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挂上了厚厚的由棕绳编织而成的毯子,既是为了做额外防护,也是为了伪装。
1707368152
1707368153 天气很不错。昨天他们经过了赤道。自从俘获“梁赞”号以来,他们还没有发射过更多炮弹,甚至都没有看到过什么敌方的商船。
1707368154
1707368155 每天他们吃的东西都千篇一律:肉罐头和米饭。通常的早餐:牛奶汤。香烟已经抽完了,不过还有很多的葡萄酒。炎热有时也让人感到压抑。但甲板上的气氛始终不错。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全都感到眩晕。他们相信自己的军舰——“埃姆登”号作为分舰队速度最快的舰艇久已闻名,而且他们也相信自己的舰长,那个瘦瘦的、少言寡语的冯·米勒。大家都知道,他军纪严明,一丝不苟。每个星期日,还有随军牧师主持的祈祷活动。做完礼拜之后,军官们总是聚集在一起喝杯波尔特甜酒,在餐厅里打几圈桥牌。每逢德国法定节假日一定会认真庆祝,由乐队来演奏《德国颂》,大家一起为皇帝和祖国山呼万岁。仪表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航行中他们雇了三个中国洗衣妇,一日不停地在甲板下劳作,保持所有官兵的制服整洁。船上的这三个中国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这是大可怀疑的。
1707368156
1707368157 舰长冯·米勒也明显地严格遵守这场战争的规则。只有参战国家的船只,他才会拦截下来彻底检查。这样做,在这个早晨也使他们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他们拦截住了一条来历不明的货轮。大家都希望有好的收获。等他们靠近了对方,才看清楚这是一条日本的蒸汽船,走马尼拉到澳大利亚这条航线的。今天当然也是日本就有关青岛问题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到了期限的日子,所有人都知道德国不可能接受东京提出的条件,所以在中国土地上和日本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纯粹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国家还未正式交战,也不会在几小时内就宣战,所以冯·米勒下令让这条船平安无事地通过了。这就是战争规则。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乱来。
1707368158
1707368159 到了晚饭的时候,他们闯入了一大群海豚中间。“尽管海豚数量很多,也许有上千条,但他们排成一条笔直的线劈开水面,好像是在列队大游行。在不止一刻钟的时间里,我们尽情观赏了这些皮毛极具装饰性的动物大行军。”
1707368160
1707368161 当太阳就要落到地平线以下的时候,瞭望台上的水兵看到远处有轮船的灯火。“埃姆登”号小心地避开了。他们很快就能到达印度洋了,在这之前他们不希望被人发现。
1707368162
1707368163 负责炮火的官兵在甲板上睡觉,就睡在他们的大炮旁边的吊床上。
1707368164
1707368165 这是一个繁星满天的晴朗夜晚。
1707368166
1707368167 1914年8月25日,星期二
1707368168
1707368169 帕尔·凯莱门抵达哈利奇的前线
1707368170
1707368171 一开始,他一直难以摆脱错觉,总觉得只不过又是一次演习。这一切都始于布达佩斯,帕尔记得别人如何看着他把行李搬上出租车,以及他穿着轻骑兵的制服——红色长裤、蓝色上衣、淡蓝色刺绣短大衣与长筒皮靴,艰难地穿过东站密密麻麻的人群,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在走道里找到了一个可供站立的空间。他记得那些哭泣的妇女,其中一人差点瘫倒在地,幸好有个陌生人及时搀住了她。随着火车缓慢开动,他看到的最后一幕景象是个老翁跟在火车旁奔跑,想再看他儿子最后一眼。
1707368172
1707368173 经过一段燠热但不算太难过的旅程,他抵达了塞本,一如往常,他先向他所属的轻骑兵团报到。接待他的那个人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只对他说他该到哪里去。当天午后,在明亮的八月阳光下,他前往厄法卢的动员中心,被指定与一名农夫同睡一铺,一如往常。
1707368174
1707368175 接下来,又是一连串例行性的活动:领取装备,包括马匹与马鞍;领取薪资;还有一场冗长的日常事务简报,不但冗长得令人难以忍受,而且举行简报的房间也热得让不少人都昏了过去。
1707368176
1707368177 然后,情势开始出现了变化。
1707368178
1707368179 首先是一次夜行,登上一列等待着他们的火车。接着是一场缓慢的旅程,他们在每一个车站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音乐、火把、葡萄酒、地区代表、旗帜、欢呼——军队加油!加油!加油!”然后他们下了火车,开始首次行军。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任何真正的战争征象,远处没有传来枪炮声或任何别的声响。这场行动仍然有可能只是一场演习。温暖湛蓝的天空下,散发着马粪、汗水与牧草的气味。
[ 上一页 ]  [ :1.707368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