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382952e+09
1707382952
1707382953 同时,蒙古人也在汉地及附近地区定居。其中一些地区原本处于中国文明和文化的边缘,后来则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如前文所论,有 40 个万户的蒙古人驻扎于汉地。在某种意义上,就像历史上其他的帝国一样,蒙古人开始了帝国的殖民进程。这包括黄金家族成员和蒙古军统帅的封地,以及较大的军事殖民地。在帝国的其他地区,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他游牧族群(主要是突厥人)来完成的。在中国,在用突厥人的同时,用得更多的大概还是蒙古人,原因可能在于与金、宋之间的长期战争。殖民未能将汉地与蒙古草原绑定在一起,部分原因是都城迁出了蒙古草原,但这确实改变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性。
1707382954
1707382955 早在对金战争期间,蒙古人于 1211 年就占领了位于云内的皇家种马牧地。42这一地区以及其他牧地成为蒙古人的集结地和有效的殖民地,也是一片价值巨大的地区,因为汉地的土壤大多缺乏对马而言十分关键的营养元素硒。1257 年征服宋朝西南的大理国,为蒙古人提供了更多的牧地。这一地区包括今中国云南省大部,在历史上还未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由各种非汉人族群组成。对于蒙古人而言,可以利用云南的牧地作为军事殖民地。由此打开了对宋朝的西南战线,并使他们可以经略东南亚。1257 年,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入侵安南,迅速占领了河内,直到当地统治者同意纳贡。蒙古人从大理收紧了对毗邻的吐蕃的控制。由于云南的战略重要性,那里驻扎了大量的蒙古人。43
1707382956
1707382957 1368 年元朝覆灭后,许多蒙古人没能回到蒙古草原,而是滞留在了云南。从 14 世纪 40 年代到 1368 年,声势浩大的红巾军大概是汉人向云南移民最早的导火索。各地的起义是元朝覆灭的关键,但这也促使许多汉人逃离亡国之际的动乱。在新兴的明王朝剿灭不肯效忠的红巾军时,更多的汉人进入了云南。云南不是红巾军活动的中心,但与红巾军的重镇四川接壤。14 世纪 70 年代初期,明军剿灭了四川的红巾军,战事导致更多的汉人农民逃到了更为安全的云南。
1707382958
1707382959 尽管与蒙古草原切断了联系,云南仍然是一个蒙古重镇。云南拥有适宜的牧地和丰富的微型地域,使当地的蒙古人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元朝于 1368 年灭亡了,但是明朝直到 1381 年才开始对付云南的蒙古人。明朝不仅想终结任何潜在的威胁,也想将此地区纳入其统治之下。这一决议导致 30 万明军出征云南,成为官方层面汉人移民云南开始的标志。随着 1382 年的征服,云南成为明帝国的一部分,拥有永久驻军。官兵的妻妾子女也跟随而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族人口,不过他们在云南仍然是少数族群。当地人口主要由彝族、藏族及多种泰语族群构成,不过蒙古族人口直到现代仍然颇具规模。
1707382960
1707382961 突厥化
1707382962
1707382963 蒙古人对于中央欧亚很多地区的突厥化有着很大的贡献。尽管蒙古人一直是政治和军事精英,但是突厥人构成了他们军队中的大多数。随着蒙古人的西进,他们将更多的突厥游牧民编入军队。其他的突厥人(尤其是钦察突厥人)则开始逃避蒙古人,并引发了移民潮。这并不是突厥的第一次扩张。自从上古时期起,就有一拨又一拨的突厥语族群(以及一些蒙古先民)迁出蒙古草原,最知名的可能是 11 世纪乌古斯突厥人以塞尔柱人的形式出现。蒙古的扩张不仅将突厥游牧民裹挟入其军队,也造成了逃避蒙古统治的突厥难民潮,这加快了中央欧亚及更远地区的突厥化。
1707382964
1707382965 钦察突厥人在阔田汗的率领下,应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之邀逃入匈牙利。他们的逃跑引发了蒙古入侵匈牙利,或者至少成为官方的宣战理由。这些钦察人本身已经是草原难民,到了匈牙利却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因为贝拉四世企图强化中央集权,匈牙利贵族将 40,000 名钦察战士的到来看作对其特权的威胁。此外,游牧民在农耕人口中的突然出现,也引起了农民和地主的紧张,因为他们可能会发现马和羊在啃食他们的田地。不久,贵族们处死阔田汗,导致了钦察人的暴乱。他们穿过匈牙利向南,最终在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帝国的领土驻留下来,这两个王国都利用了他们的军事技术。44
1707382966
1707382967 蒙古的扩张也助力了其他突厥国家的建立。尽管德里苏丹国在蒙古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建立了,但它是一个从阿富汗的古尔苏丹国中辗转新生的国家。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征服了古尔苏丹国,但并未尝试征服古尔系控制之下的印度河流域。因此,古尔系的马穆鲁克奴隶忽都不丁(Qutb al-Din Aybek)得以作为德里的总督,在 1206 年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忽都不丁将自己的帝国扩张到孟加拉湾,主宰了印度北部,但这个帝国十分脆弱,忻都诸国对它的统治构成了挑战。蒙古征服花剌子模并未有助于打开局面,蒙古人入侵印度后很快就撤走了,因为他们不喜欢那里的气候。此时,德里苏丹国面临着忻都诸国的进攻以及蒙古的频繁抢掠。德里的伪君也避难于蒙古的统治之下。45
1707382968
1707382969 蒙古的存在也有助于德里转型为一个强国。德里苏丹国对抗忻都诸国,并逐渐向南渗透,但是时隐时现的蒙古威胁迫使德里苏丹国保持警惕,并培养有力的军事力量,不仅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也为了可以由此在印度扩张。46德里的宫廷随着大量学者、诗人、乐手和乌里玛成员的到来而繁荣。尽管逃到德里的知识分子多数不是突厥人,但是他们的到来延续了东伊斯兰世界大部已经存在的波斯-突厥伊斯兰宫廷文化。印度也迎来了突厥移民。突厥-蒙古部落甚至在德里附近驻牧,为德里的军队增加了人力,带来了北印度宗教和文化认同的转型。47拉合尔曾是印度穆斯林政权的中心,但是随着蒙古人的逼近,德里已转型为主要的权力中心。48此地是一个精明的选择,因为 1241 年蒙古人洗劫了拉合尔,只是如前文所述,并非所有居民都对它十分满意。无论如何,旁遮普和信德的王公们不得不前来与蒙古人讲和,仅仅是因为与之相距较近。49
1707382970
1707382971 我们也不能忽视突厥的奴隶贸易。前文已经提及,由于来自黑海和里海草原的钦察突厥奴隶的贩卖,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国经历了成长和延续。确实,在蒙古征服草原之后,奴隶市场上充斥着钦察人。朮赤汗国延续了这一贸易,远达比埃及更远的地方。突厥奴隶在托斯卡纳也出现了。马穆鲁克异密们购买适于在军队中服役的奴隶,如果不适于服役就不会购买。拥有钦察突厥奴仆,可能会破坏钦察马穆鲁克的族群优越性。即使在中世纪,撑住门面也是很重要的。那么,热那亚的奴隶贩子会怎么做呢?他们在意大利出售这些奴隶。
1707382972
1707382973 直到 15 世纪,“鞑靼人”奴隶仍在意大利(尤其是托斯卡纳)出现。成吉思大交换中的这一方面,是黑死病之后意大利人口减少的一个结果。随着仆人的短缺,佛罗伦萨政府于 1363 年颁布了允许进口奴隶的法令。唯一的告诫就是他们必须是非基督徒。50这一习俗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新娘将他们作为陪嫁,牧师将他们作为礼物,因此,所谓的“鞑靼人”在意大利无处不在。此外也有其他的族群,但大多数还是“鞑靼人”,也就是钦察突厥人。其中也有一些是蒙古人,通常是由于父母贫穷而被出卖的孩子。在不止一份奴隶贸易的账簿中,鞑靼人和女性所占比例都是压倒性的,而多数男性奴隶可能已经被卖到了马穆鲁克苏丹国。到 15 世纪末,奴隶需求的对象转变为俄罗斯人或切尔卡西亚人,因为他们的外表及行为不那么野蛮。51这些克里米亚鞑靼人在卡法向热那亚人出售奴隶,当然也能保证供应。52
1707382974
1707382975 从事奴隶贸易的不仅仅是意大利人。被称为“火者”(khwaja)的穆斯林商人也十分活跃地参与这一贸易。他们在蒙古帝国获得了买卖奴隶的许可。尽管很多商人都来自帝国内部,但也有一些来自埃及和德里,甚至可能来自意大利。在贸易路线和长途贸易网络的安全环境之下,我们看到黑海的钦察人不仅出现在埃及和意大利,也出现于北印度。确实,当 1241 年蒙古人攻下拉合尔城时,火者们支持了蒙古人。53他们已经拥有了保护文书,甚至可能拥有帝国朝廷颁发的牌子,他们一定认识到了蒙古扩张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可能创造的利润。
1707382976
1707382977 蒙古帝国(至少是其西部)的突厥化,则以其他的方式展现出来。朮赤汗国有着大量的钦察突厥人口,因此它在 13 世纪末成为第一个抛弃蒙古语而采用突厥语的汗国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蒙古征服的进行,突厥人被编入蒙古的十进制军队。军事单位常常保留着部族名。如前文所述,克烈部便因成吉思汗与克烈贵族之间的纽带而保留了部族认同。随着蒙古帝国的消亡,克烈部和其他已经突厥化的蒙古部族以新的形式存续下来。克烈人变成了蒙古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中的乞列人以及克里米亚鞑靼人中的吉莱人。54其他的突厥族群还包括克里米亚鞑靼人中的奇亚特(即乞牙惕,也速该所属的部族)和忙古特(又称曼吉特)。
1707382978
1707382979 蒙古的崛起也创造了其他的认同形式。军队被组织为千户和万户,以蒙古族群命名,新的组织也用统帅的名字来命名。“这成为凝聚那些无法回到旧有群体的幸存者及其后裔的新的社会模式。”55其中最著名的是诺盖人,得名于朮赤系的将军那海。诺盖人直到 18 世纪仍是草原政治中的重要一员。而乌兹别克人则得名于朮赤汗国巅峰时期的统治者月即别汗。
1707382980
1707382981 突厥化的进程也发生于朮赤汗国之外。中亚也有类似的进程,只不过因为邻近蒙古而速度较慢。56无论如何,到 14 世纪,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了转型的出现。巴鲁剌思千户驻扎于河中地区,当地有大量的突厥人口,所以这个千户也突厥化了,并以“巴鲁剌思”之名著称。莫卧儿人在蒙兀斯坦(前察合台汗国的东北部)出现,成为突厥和蒙古世界的中间人。尽管仍然使用蒙古语(至少对明朝如此),但是他们逐渐突厥化了,在 15 世纪被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和吉尔吉斯人吸纳。他们在 14 世纪因与异密帖木儿之间自相残杀而被削弱,从而为新的突厥族群打开了大门,朮赤汗国的突厥人主宰了这一地区。57该地区演化出的突厥语被称为察合台语。在帖木儿系领地和乌兹别克汗国,察合台语不仅是游牧民的口语,还成为其书面语(以阿拉伯字母书写)。尽管中亚也出现了其他的方言,但察合台语直到 20 世纪仍然是该地区的书面语。
1707382982
1707382983 在伊利汗国的蒙古人也逐渐被同化,不过有些蒙古人呈现出更加伊朗化的认同。那些基本保持游牧生活方式的人也突厥化了。与其他族群一样,他们仍然保持着一副蒙古人的外表,巴格达附近的札剌亦儿政权便是如此。札剌亦儿人原本是一个蒙古部族,木华黎便出自此部。58在伊利汗国的统治之下,他们呈现出波斯-突厥宫廷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特征。其他的突厥族群也出现了,例如土库曼部落联盟国家白羊王朝和黑羊王朝。蒙古人的出现也导致大量突厥部落逃入安纳托利亚。13 世纪 40 年代以前,塞尔柱鲁木苏丹国便受益于此。包括苏非和诗人鲁米(Rumi)一家在内的其他难民,使德里苏丹国和马穆鲁克苏丹国同样受益。塞尔柱人将很多不服管束的游牧民族迁至西部边境,这样他们就可以掳掠拜占庭人并找到牧地。在这些游牧民族中演生出了一个突厥族群,以其首领的名字被命名为“奥斯曼”。
1707382984
1707382985 1 Minhaj Siraj Juzjani,Tabaqat-i Nasiri,trans. H. G. Raverty(New Delhi,1970),pp. 1041-1042. 成吉思汗此处提到的“摩诃末”指的是花剌子模的统治者。
1707382986
1707382987
1707382988
1707382989 2 ‘Ala al-Din Ata Malik Juvaini,The History of the World-Conqueror,trans. J. A. Boyle(Seattle,WA,1997),pp. 608-609;‘Ala al-Din Ata Malik Juvaini,Ta’rîkh-i-Jahân-Gusha,ed. Mirza Muhammad Qazvini(Leiden,1912,1916,1937),3 vols,p. 93. 关于旭烈兀西征,参看 John Masson Smith Jr,‘Hülegü Moves West:High Living and Heartbreak on the Road to Baghdad’,in Beyond the Legacy of Genghis Khan,ed. Linda Komaroff(Leiden,2006),pp. 111-134。
1707382990
1707382991
1707382992
1707382993 3 关于部族动态和认同,参看 Rudi Paul Lindner,‘What Was a Nomadic Tribe?’,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XXIV/4(1982),pp. 689-711。
1707382994
1707382995
1707382996
1707382997 4 Gareth Jenkins,‘A Note on Climatic Cycles and the Rise of Chingis Khan’,Central Asiatic Journal,XVIII(1974),pp. 217-226.
1707382998
1707382999
1707383000
1707383001 5 Igor de Rachewiltz,trans. and ed.,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Leiden,2004),p. 134.
[ 上一页 ]  [ :1.70738295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