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463018
1707463019
[80] 《致尼科克勒斯》17至结尾。
1707463020
1707463021
[81] 《致尼科克勒斯》18。
1707463022
1707463023
[82] 不管怎样,这也是学者们通常将此类演说辞解释为由一系列使用技巧组成的原因。参见布拉斯,《阿提卡的雄辩术》,第二卷,第271、275页。只有在考虑到这篇演说辞的内容时,我们才能理解其“缺乏专题论文的那种系统性形式”的真正意义。布拉斯认为其内容是一堆陈词滥调,但是他没有看到隐藏的辩证技巧,伊索克拉底正是用这种辩证的技巧构思转化出他的君主制理想的。
1707463024
1707463025
[83] 《致尼科克勒斯》20。
1707463026
1707463027
[84] 《致尼科克勒斯》21。
1707463028
1707463029
[85] 《致尼科克勒斯》22开头,23。
1707463030
1707463031
[86] 《致尼科克勒斯》24。
1707463032
1707463033
[87] 《致尼科克勒斯》25。
1707463034
1707463035
[88] 《致尼科克勒斯》26。
1707463036
1707463037
[89] 《致尼科克勒斯》27。
1707463038
1707463039
[90] 《致尼科克勒斯》28。译注:以上译文参考《古希腊演说辞全集-伊索克拉底卷》,李永斌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第49—51页,略有改动。
1707463040
1707463041
1707463042
[91] 《致尼科克勒斯》29。君主的灵魂必须自由的主张——比如,他必须做到完全的自制——来自苏格拉底,参见本书第二卷,此处 。苏格拉底的用词“ [有节制的]”出现在《尼科克勒斯》39。
1707463043
1707463044
[92] 《致尼科克勒斯》30。
1707463045
1707463046
[93] 《致尼科克勒斯》31。
1707463047
1707463048
1707463049
1707463050
1707463051
1707463052
[94] 《致尼科克勒斯》34。罗马诗人西利乌斯·伊塔利库斯(Silius Italicus)概括了同样的理想(《布匿战争》[Punica ]8.611):laeta uiro grauitas ac mentis amabile pondus[君子身上令人愉悦的威严和在他人心中树立的令人喜爱的威望]。和蔼可亲是城市文化固有特征(urbanity)的要旨,《致尼科克勒斯》中表达的 [受过教化的]理想就集中在举止文雅( )之上。统治者就是集 [文雅]和 [威严]于一身的人。
1707463053
1707463054
[95] 《致尼科克勒斯》35。
1707463055
1707463056
1707463057
[96] 《致尼科克勒斯》35(至结尾): [让过去活在记忆中]。
1707463058
1707463059
[97] 《致尼科克勒斯》35。
1707463060
1707463061
1707463062
[98] “让过去活在记忆中”,即“ ”这样的短语,是一切历史研究的本质。
1707463063
1707463064
[99] 参见本书第一卷,此处 及以下,“修昔底德:政治哲学家”一章。
1707463065
1707463066
[100]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22.4。
1707463067
[
上一页 ]
[ :1.7074630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