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405948
第9章烘焙进阶篇,笔者将辅以中国台湾大昌嘉华进口德国波巴特(Probat)每炉1.2千克的Tino机,进一步诠释不同机种的实战曲线。
1700405949
1700405950
[1]目前科学家仅在咖啡熟豆里辨认出850个成分,一般相信至少在1000到2000种之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被指认的芳香物会逐年增加。
1700405951
1700405952
[0]指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可由植物自行合成,并含有碳分子的弱酸芳香物。
1700405953
1700405954
[2]据美国研究机构取样,市售的13种意式浓缩综合咖啡,每千克熟豆的奎宁酸含量高达8.7~16.6克。
1700405955
1700405956
[3]生豆微量的醋酸来自水洗发酵槽残留豆表的醋酸成分。
1700405957
1700405958
[4]速溶咖啡例外,因为其制程萃取过度,会流失许多芳香物。速溶咖啡的烟草酸浓度比一般咖啡低了40%。
1700405959
1700405960
[5]即打开炉门向里看,或用手向内伸到底即可触摸到小孔,小心别被刮伤。
1700405961
1700405962
[6]Agtron Coffee Roast Analyzers,其他厂牌的烘焙度测定仪包括Hunter Colour Scales、Gardiner等。
1700405963
1700405964
[7]黑焦点是豆表烫伤所致,陨石坑是二爆常见的豆相,两者不同。
1700405965
1700405966
[8]温度探针如果侦测排气温,可能高达230℃~240℃。
1700405967
1700405968
1700405969
1700405970
1700405972
世界咖啡学:变革、精品豆、烘焙技法与中国咖啡探秘 Chapter 9 咖啡烘焙概论(下)
1700405973
1700405974
将咖啡豆烘到乌黑出油状并不难,
1700405975
1700405976
但油亮亮的深焙豆不等于“毕兹咖啡”,
1700405977
1700405978
好比闪闪发光的东西,未必是黄金。
1700405979
1700405980
“——毕兹咖啡”已故创办人艾佛瑞·毕特
1700405981
1700405982
敏感的餐饮业者会发觉,近几年来,自己动手烘豆的咖啡馆越来越多。在中国台北世贸美食展或食品机械展会上,不论进口或岛内制造的大小专用烘豆机,争相出笼,百家争鸣。
1700405983
1700405984
自家烘焙已成为锐不可当的新趋势,是微利时代提升咖啡馆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利器。本书第8章已介绍了较传统的基本烘焙技法,供初学者参考,只要勤加练习,再依据烘焙机性能与杯测结果,便可以调整出最适合自己个性、偏好、消费市场需求的烘焙节奏与产品。不论快炒或慢炒,不管深焙或浅焙,绝非孰优孰劣问题,而是烘焙者对咖啡美学的诠释角度与偏好问题,当然还要兼顾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消费者接受度,最后再教育消费者重新体验你新开发的浅焙、深焙配方豆或单品庄园豆。相信店家自我提升的创新做法,必能感动消费者,开创新商机,并为咖啡市场注入新鲜感与新能量。
1700405985
1700405986
店内烘豆的好处很多,除了塑造咖啡馆专业形象,亦可营造与众不同的香味美学,增加业主与旧雨新知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可节省成本,提高利润。
1700405987
1700405988
咖啡馆使用的代工综合咖啡,纯阿拉比卡的批发进价1磅至少要人民币25~37元;如果受制于连锁店合约的束缚,则成本更高,每磅进价至少要40元人民币以上,而且质量和新鲜度都大有问题。若能自己动手烘豆,每磅不添加劣质粗壮豆的阿拉比卡综合咖啡,成本约在人民币13~17元左右(已包括人工、燃料、水电等开支),也就是说,自家烘豆每磅至少可省下13~29元的成本。在原料涨势不休的今日,咖啡馆业者近年已意识到自家烘豆的必要性,越来越多业者在店内增设烘焙室,提高咖啡馆的话题性与互动感。
1700405989
1700405990
笔者深信这股新趋势正带动岛内咖啡馆进行一场“质量大革命”、“获利大跃进”的维新运动,使新一代咖啡馆不得不进化与自我升级。反观原地踏步、不知精进的连锁咖啡系统,很可能会在这场质量与成本战中,敌不过来势汹汹且更专业的自家烘焙咖啡馆,而逐渐丧失竞争力。与其签下绑手绑脚的加盟合约,何不早日脱离苦海,自己烘豆?不仅培养一技之长成就自己,也回馈消费者更物美价廉的精品咖啡。
1700405991
1700405992
本章将一改第8章严肃探讨烘焙技术的基调,以更大格局进一步分享咖啡烘焙的诸多方面,例如深焙与浅焙斗争史、硬豆与软豆的不同烘法、非传统的前卫烘焙技法、名牌烘焙机试烘报告、烘焙机如何保养等内容,本章均将公开探讨,期能为自家烘焙风气略尽绵薄,并希望读者能仔细咀嚼“毕兹咖啡与茶”与“咖啡关系”(Coffee Connection,“乔治·豪尔咖啡公司”的“前身”)这两家代表美国西岸与东岸不同烘焙风格的咖啡馆,如何坚持产品的独特性进而引发精品咖啡热潮。这两家重量级咖啡馆的共通点是:自己动手烘豆,创造个性美,成功感动了消费者,进而创造源源不绝的需求。
1700405993
1700405994
毕兹欧式重焙风,点燃精品咖啡热
1700405995
1700405996
究竟深焙好,抑或浅焙佳,此问题已角力了半世纪,至今依旧各拥信众,难分难解。深焙与浅焙的斗争史,相当有趣,值得详述。美国如何摆脱“牛仔咖啡”、“洗碗水咖啡”的污名,又在何种因缘际会下引动精品咖啡革命,洗刷美式淡咖啡的坏形象?不容讳言,重度深焙风是精品咖啡的火苗,油亮亮、黑滋滋的深焙豆似乎成了早期精品咖啡的主流。不甘被冷落的浅焙风接着反扑,深焙、浅焙交相争锋迸出火花。千禧年后,美国精品咖啡已不再是重焙当道了,浅焙风日渐盛行,分庭抗礼。美国顺理成章执起国际精品咖啡的牛耳,这一段深焙与浅焙斗争史,是咖啡烘焙师必修的人文学分。
1700405997
[
上一页 ]
[ :1.7004059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