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4603790
75 G. Horne, 1968, “Container Revolution Hailed by Many, Feared by Others,”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2.
1704603791
1704603792
76 出处同上。
1704603793
1704603794
77 “The Humble Hero: Containers Have Been More Important for Globalisation Than Freer Trade,” 2013, Economist, May 18,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13/05/18/the-humble-hero.
1704603795
1704603796
78 R. H. Richter, 1958, “Dockers Demand Container Curbs,”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7.
1704603797
1704603798
79 出处同上。
1704603799
1704603800
80 关于联邦法院撤销法令,参见D. F. White, 1976, “High Court Review Sought in Case Involving Jobs for Longshoremen,”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7。
1704603801
1704603802
81 Jerome, 1934, “Changes in Mechanization,” 152.
1704603803
1704603804
82 J. Lee, 2014, “Measuring Agglomeration: Products, People, and Ideas in U.S. Manufacturing, 1880–1990” (working paper, Harvard University).
1704603805
1704603806
83 出处同上。
1704603807
1704603808
84 Alexopoulos and Cohen, 2016, “The Medium Is the Measure.”
1704603809
1704603810
85 D. L. Lewis, 1986, “The Automobile in America: The Industry,” Wilson Quarterly 10 (5): 50.
1704603811
1704603812
1704603813
1704603814
1704603815
技术陷阱:从工业革命到AI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资本、劳动与权力 [
:1704601981]
1704603816
技术陷阱:从工业革命到AI时代,技术创新下的资本、劳动与权力 第七章 机器问题的回归
1704603817
1704603818
1930年,时任美国劳工联合会主席的威廉·格林(William Green)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文章。故事情节很眼熟:
1704603819
1704603820
今天,我们的行业领袖自豪地回忆起提高生产率、安装机器……他们以技术进步、管理、科学进步为荣。但是,看着被音乐复制技术取代的音乐家们、因最新的电影而被遗忘的表演艺术家们、被电传打字电报机取代的莫尔斯电码操作员们、被新工序取代的钢铁工人、看着房子由一个个单元组装而成的木匠、被电报排字机取代的印刷工人们,这些行业领袖又会有什么想法呢?在这些行业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工作,他们倾尽所有才学会的技能也没有了未来。 1
1704603821
1704603822
的确,读格林的文章让我们很难不想到恩格斯的那句论断:工业家们“靠大量工薪阶层的苦难攫取财富”。 2 然而这种类比可能有些过了。诚然,在20世纪,对机器的忧虑时不时出现。然而尽管一些工人很难适应机械化,恩格斯式停顿却没有出现。正如我们将在第八章看到的,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工资上涨了,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美国社会也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得更加平等。连工会领袖们都不提倡放慢变革的步伐,这多少能说明点问题。与典型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不一样,20世纪的美国并没有经历过对技术进步的彻底反抗。因为正如格林在他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机械化提高了绝大多数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的例子表明,从长远来看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会受益于技术进步,但对部分群体来说,机械化会带来转型的阵痛期。格林也指出了技术进步给一些劳动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的技能变得多余了。为了支持那些因社会的利益而经历痛苦的工人,格林提议给他们提供失业工资以应对转型,缩短每周工作时间以便让更多人享受闲暇,建立联邦就业体系来提高工作匹配效率,给工人提供职业培训以更新他们的技能,提高工资以刺激需求以及让工厂满负荷运转等。
1704603823
1704603824
不只是格林在关注机器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关于机器窃取民众工作的讨论就出现在了电台脱口秀、电影和学术会议上,众议院劳动委员会甚至还就这一问题举行了好几场听证会。 3 想要对机器焦虑的回归加以解释,就不能完全抛开大萧条,因为大萧条无疑加深且延长了人们对技术失业的担忧。但后者不是前者的原因。正如经济史学家格利高里·沃洛尔(Gregory Woirol)所指出的那样,“发起技术失业的辩论的荣誉应该归于劳工部长詹姆斯·J. 戴维斯(James J. Davis)”。 4 在大萧条爆发两年前的1927年,戴维斯是第一个在演讲中提到劳动者面临的技术挑战的人:
1704603825
1704603826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不可能造出一种机器来取代人类制造玻璃的技术。然而现在所有玻璃制品都由机器制造,而且其中一些机器的效率非常高。比如,我们拿一种玻璃瓶为例,自动机器生产这种瓶子的产量是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41倍,而且机器生产过程不需要身怀玻璃吹制技术的工人。换句话说,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之前41个人做的工作……玻璃产业只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变革的诸多行业中的一个。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钢铁搅炼工,这是一份要在炉前挥汗如雨的苦差事。同样在钢铁行业,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认为没有机器能取代人力,但就在上周,我目睹了一种新的机械板材轧制工序,其生产效率是传统方法的6倍。 5
1704603827
1704603828
然而正如格林一样,戴维斯也不是卢德主义者。他补充道,技术进步必须继续:
1704603829
1704603830
如果你看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目前没什么是值得非常担心的。当缝纫机出现时,我们曾担忧女裁缝们会挨饿,但如今我们对吹制瓶子的人的担忧不会超过那时。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没有缝纫机,今天不可能多出成千上万的以之为生的女裁缝。说到底,每种减轻人类辛苦劳动和提高生产率的设备都是人类的福音。只是在调整期,当机器把工人原来的工作变成新工作时,我们必须学会处理,使困难最小化……请理解我,我们决不能限制进步。我们决不能以任何形式限制那些挖掘财富的新方法。劳动者们在工作中不应该偷懒或削减产量。在建立了大的工业组织后,资本不能拒绝工厂。那条路行不通。我们必须继续前进,一旦发现旧方法和旧机器过时了,就无所畏惧地抛弃它们。 6
1704603831
1704603832
尽管人们意识到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开始减少,但几乎没有严肃的评论家主张放慢机械化进程。1927年5月发布的两项新的生产力数据来源表明,1919—1925年间制造业的就业下降了,这引发了人们关于技术失业的辩论。在1927年12月的美国经济学会会议上,新汇编的数据自然成了激烈讨论的焦点。经济学家约翰·D. 布莱克(John D. Black)评论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农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铁路运输业的工人数量实际减少了7%,这让人不可思议。” 7 多数分析师认为农业外流人口主要被制造业吸收了。
1704603833
1704603834
尽管如此,随着一系列研究的展开,一些工人面对变化时难以适应这一事实变得越来越不容置疑。在大萧条之前的1928年,参议院教育和劳工委员会委托布鲁金斯学会调查“有多少流离失所的劳动者正在被吸纳进美国的各个产业”。 8 该研究追踪了各行各业中754名由于机械化而失去工作的工人们的命运。11.5%的工人在一个月内找到了新工作;5%的工人在一年之后仍在找工作;绝大部分人失业超过三个月,但最终在别处找到了工作。其他研究同样表明过渡成本可能很高。经济学家罗伯特·迈尔斯(Robert Myers)研究了1921—1925年间芝加哥服装产业370名失去工作的裁剪工的情况,他发现这些人的平均失业期是5.6个月,甚至一年后仍有12.9%的裁剪工处于失业状态。 9 工人们的适应能力也与年龄有关。超过45岁的裁剪工中足足有90%的人干脆没找到工作,或者被迫从事薪水更低的工作。相较而言,大部分年轻人成功地找到了薪水更高的工作。两项研究都表明,大约一半的失业工人找到了和以前工资差不多的工作。 10 和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情况一样,在美国,年龄更大的人尤其难以适应新技术。至少从短期来看,许多找到新工作的人的经济状况变得更糟了。
1704603835
1704603836
工人的技能专业程度越高,就越难以适应变革,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比如,当娱乐行业(特别是电影)正经历异常迅速的技术变革,许多音乐家就很难适应。由于发声机器的推广,剧院不再需要雇用现场演奏的音乐家,所以受雇的音乐家数量迅速下降。在华盛顿特区,音乐家工会和电影院所有者们通过协商,同意裁员60%。地方广播电台对音乐家的需求有所增长,音乐家失业的状况被部分抵消了,但只有少数音乐家靠广播谋生。和其他关于失业工人的调查一样,一项关于华盛顿电影院的一百名失业音乐家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收入下降了。好的一方面是,虽然电影院音乐家蒙受了损失,但电影机操作员得到了好处。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转变“伴随着电影机操作员社会地位的提高,因为一方面持证操作员取代了传统的男童帮工,另一方面电影放映员的平均工资也提高了”。五家主要电影院的代理人表示,大约有一万名音乐家因默片转向有声电影而失业,但操作员人数的增加要更多。然而即使出现了新工作类型,对那些技能不适用于其他行业的音乐家来说也没什么帮助。 11
1704603837
1704603838
针对失业工人的调查的确并未说明总体情况。政府开展的“再就业机会和工业技术最新进展的国家研究”项目意在调查技术在失业中扮演的角色,遗憾的是这一研究没能提供多少结论性的证据。该项目的主管戴维·温特劳布(David Weintraub)在1932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他们对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得出了乐观的结论。然而他的后续分析又表达了刚好相反的观点:他发现机械化是造成失业的关键因素。 12 正如当今的经济学家们仍很难将技术造成的失业份额分离出来,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也就不足为奇了。大萧条期间在国家复兴管理局工作的利奥·沃尔曼(Leo Wolman)在研究技术失业问题时,发现了一些限制进步的经验性问题,其中的一些似乎很难得到解决。 13
1704603839
[
上一页 ]
[ :1.70460379e+09 ]
[
下一页 ]